南都讯 记者杨伽 通讯员粤消宣 “五年来,全省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未发生重特大以上火灾事故。”11月17 日,在广东省2023年消防宣传月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政治委员吴瑞山介绍道。
据悉,五年来,广东省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累计接警出动75.47万次,抢救疏散群众28.67万人,圆满完成茂石化“6·8”泄漏爆燃、北江“6·13”特大洪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此外,为提高居民消防意识,广东消防统一编写了全国首部《全民消防安全指导手册》,大力实施“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敲门行动”“消防安全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年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5万余场次。
11月17 日,广东省举行2023年消防宣传月专题新闻发布会。通讯员供图
吴瑞山介绍,广东积极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省政府连续15年挂牌督办整治火灾高风险区域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各地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针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电动自行车、燃气等场所和领域精准开展专项治理,有力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市、县两级成立55个消防事务中心等组织,1224个乡镇街道明确消防工作机构,全面推行委托执法和防消联勤,打通基层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
为锤炼队伍攻坚打赢能力,广东消防着力加快救援理念、职能、装备、模式转型升级,创新打造核心圈、影响圈、增援圈“动态三圈”作战机制,将镇街网格、村志愿队、微型站等纳入联动体系,全面推行“一键式”模块化调派,率先打造超大城市5分钟救援圈,形成一整套符合广东省灾害特点的战术战法体系,大幅缩短灭火救援到场时间。
为破解全省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消防以项目为牵引,推动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为359个消防力量“空白点”乡镇购置470辆消防车,带动各级政府新建(改建)消防救援站351个。同时,积极协调省财政设立老区苏区消防站装备扶持项目,投入资金解决当地消防装备更新换代慢等问题。
目前,全省布点建设6个区域消防救援中心、5个战勤保障中心,新建、改造消防救援站786个,新购消防车1352辆、各类器材装备72.88万件(套),打造石化、水域、地震等14类、63支专业救援队。
加强消防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处置能力,更快速、更有效地处理各类紧急情况。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张晓伟介绍,为提升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的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全面锤炼队伍攻坚打赢能力,广东消防主要采取建强专业队伍、深化实战实训、强化作战指挥、强化交流提升四方面的措施。
为建强专业队伍,广东消防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分类分级打造专业化救援队伍,建实建强高层和地下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石油化工、地震、水域、山岳、高速交通等14类63支3500人专业化救援力量,配齐配强无人机、机器人、大流量泡沫系统、排涝车组、供水车组等一系列“专精尖”装备,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一专多能、专常兼备”作战力量体系基本构建。
加强实战实训是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救援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全省已举办三届"火焰蓝"灭火救援技能比武,全省层面开展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跨区域、大型城市综合体、地震救援和抗洪抢险跨区域实战演练43次。举办实战化培训及类型灾害处置技术专业培训,累计培训3400余名灭火救援技术骨干。
为强化消防救援队伍作战指挥能力,广东消防推动健全联调联战机制,持续迭代智能接处警、智能指挥等系统,部署三维预案系统、AR实景指挥平台,全面落实"一张图"指挥、"一键式"调度。为解决报警时间长、地址不准确、被困人数不清晰、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广东消防主动融入政府智慧云平台建设,自主研发"码上救援"程序,以便报警人或被困人员通过扫码快速报警,提供精确空间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消防着力加强与港澳地区消防队伍的交流互鉴。2023年"逐浪杯"水域救援邀请赛上,广东消防邀请港澳38名选手参加全省第三届"火焰蓝"灭火救援技能大赛,派遣了34名技术骨干赴港交流学习烟火特性训练。11月7日,广东消防联合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澳门特区政府消防局在港珠澳大桥和横琴口岸举办了2023年粤港澳消防救援实战演练,实现了粤港澳三地消防救援队伍同步接警、响应、会商和联合指挥、作战、通信等预期目标,推动提升三地技术技能和战术战法。
编辑:杨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