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萌 通讯员 熊圆圆 陈萍 11月18日,广东中医科学大会(第2届)暨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第21届)在深圳宝安召开,大会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早诊早治,交叉融合”。此次大会精英荟萃,多区域、多学科中医药专家齐聚鹏城,相互交流,共享成果。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广东已进入统筹推进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促进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国际学术交流,以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内涵,大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以特邀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
大会以中医药对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特色及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的特点为基,展示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诊疗经验、中西医结合肿瘤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建立更加完善的肿瘤早诊早治体系,反映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及中医药发展规律,分享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经验,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
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幸思忠指出,宝安区发布了《宝安区加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支持中药传承创新,支持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宝安借助此次大会高水平的平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宝安力量。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指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愿大家共同为推广中医药在治未病上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以及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为健康中国的建设,为我们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黎杰运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重磅文件完善中医药政策环境。深圳市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广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契机,全方位推动中医药创新性发展。我们要把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加强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和讨论,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陈永光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未来将继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和学术交流,加强粤港澳三地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交流,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同道学术传承交流。共同努力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为我国中医药发展贡献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认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根本在于以中医药学科科研成果服务于临床诊疗的能力水平的提升。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固化,多方参与。“期待着与各位专家、各个单位精诚合作,深入探讨,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事业高地建设和新一轮的中医药强省的建设贡献力量。”陈文锋说道。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广东省现有中医医疗机构2.4万家,中医类医院200余家,中医药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他希望广东中医科学大会逐步打造成为探索中药学的科学内涵和重要发展规律的交流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强影响力的和引领性的中医科学大会。
大会主席周岱翰国医大师指出,广东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摆在突出地位,高起点推进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希望各位通过大会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融合,促进中医药学科学发展,共同为推广中医药在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还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与副会长、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分会主委及副主委颁发聘书。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作为此次大会承办单位之一,医院成立至今,在医疗服务能力、科研水平、影响力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全力构建“一经典六中心一高地”特色平台,建设中医经典病房,建设中医传统疗法中心、院内(临方)制剂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肿瘤中心、中医老年康复中心、中医疑难病会诊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示范高地。
本次中医科学大会的召开体现了深圳力求推动构建服务能力领先、与区域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工作方向,后续将持续为中医药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深圳力量。
此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指导,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世中联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承办。
编辑: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