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孙悟空扮演者,工作内容是吃东西……”近日,河北邯郸一景区月薪6000元招人扮演孙悟空吃东西,其招聘信息引发广泛关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天,全国各地咨询应聘的人很多,但该岗位不只是吃东西,还要具备模仿孙悟空的表演能力。负责人介绍,现有的两名孙悟空扮演者,从入职至今,都胖了十多斤。
“孙悟空”在景区整活很常见,但在太行五指山风景名胜区上演类似的剧情,显然更名正言顺。扮演孙悟空月薪6000,这样的回报似乎不错,不过工作并不轻松。据扮演孙悟空的演员介绍,冬冷夏热,加上趴在石头底下活动不便,一般人其实很难坚持。
这个招聘信息之所以引发热议,主要因为游客投喂“孙悟空”所传递的喜感。一群人将香蕉递过去,“孙悟空”来者不拒,模仿着孙大圣的动作姿态,大快朵颐的样子很讨喜。景区的套路很清楚,就是要再现《西游记》里的剧情,通过互动来提升游客的体验,但显然也容易引发争议。毕竟,游客也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人,而不是饥饿的孙悟空,若一直投喂,演员怎么吃得消?从景区的反馈看,做这份工作的演员的确出现体重增长的问题。那问题来了,如果因为吃太多而导致健康出了问题,算不算工伤?对于游客而言,当然也明白演员吃太多于健康不利,那要不要去与“孙悟空”互动?
类似的困境过去也出现过。比如说,冬天要不要点外卖,因为骑手送餐太冷了;爬山时要不要坐轿子,因为轿夫太辛苦了,而且抬轿子的场景容易产生一种压迫感。类似的讨论一直存在,不过现在好像慢慢取得了共识,接受了这两种消费行为。这主要基于两种考虑,一是要看做这份工作的人是否乐意,二是要分析这种需求是否合理。人们之所以认同冬天点外卖,也会理性看待爬山坐轿子的行为,是因为有人愿意做这工作,甚至他们很需要这份工作,而且相应的需求也说得过去。很多人不认同以道德视角去评判这种消费行为,爬山坐个轿子,冬天点个外卖,很正常。现实中这些消费场景,“打工人”与消费者有说有笑,打这份工的人没有低人一等,工种不同而已。
而在景区扮演孙悟空,还要接受游客的“投喂”,恐怕争议就要多一些。大人会觉得不合适,尤其是作为家长,你会放任孩子不停“投喂”这样的孙悟空吗?我相信很多成年人都会打鼓,内心难免产生一些不适。
日常去动物园,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投喂长颈鹿,孩子很喜欢这种互动,而动物园也会掌握好尺度,长颈鹿一旦吃饱了投喂就结束了。动物得到保护,孩子也乐在其中,所以家长愿意带孩子参加这类活动。而景区工作人员扮演孙悟空,并且接受游客投喂,情况显然有所不同。很多大人不会这么做,因为明白眼前的孙悟空是人扮演的,吃太多东西不利于健康。而且,投喂这种做法主要针对动物,如今投喂一个由人扮演的孙悟空,给人感觉就是不尊重人。
视频显示也是很多小孩子在与“孙悟空”互动,那些家长可能觉得很无聊,也可能于心不忍,想象一下大人处在那种情境之下,的确会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归根结底,这不是一个适合由人来做主角的游戏。“孙悟空”虽然可怜,但老让他吃东西,何尝不是一种迫害?真正懂事的家长应该明白,这个时候更好的教育应该是不让孩子参与“投喂”。
景区因为设置这样一个岗位而受到舆论关注,这种创意能制造不错的噱头,但显然不是娱乐的好想法。
文l王垚
编辑:何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