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下属十一区纷纷上台亮出了各自今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其中不少区的个性化表达也展示了新年新气象。
例如,番禺区就表示今年将率先出台《番禺区促进镇街商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向企业家拜年、向纳税人拜谢活动的“双拜”服务活动,而花都区则表示要在思想上求变,开展“广州走在前、花都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
纵观各区的发言内容,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各区普遍选择当前自身发展痛点作为突破口,比如去年经济发展潜力未能完全发挥出来的黄埔、南沙和花都等区,今年就重点强调抓经济抓项目,而急需突破区域发展空间限制的老城区如越秀、荔湾等区,今年就格外重视城中村改造,而外围区域如从化、增城今年则把“百千万工程”作为重要抓手。
2月19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干部作风继续成为各区工作抓手
在去年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各区都纷纷表态把“躺平式”干部列为重点惩戒对象,而今年狠抓干部作风依然成为各区发言的关键词。
2月19日,番禺区委书记黄彪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2月19日,花都区委书记邢翔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番禺区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年将亮出“主攻手”,从全区亮诺亮绩亮牌的突击班、打擂手中提拔重用39名处级领导干部、从广州大学城的高学历高职称人选中遴选多名年轻化专业化干部、从市属部门的四下基层干部中遴选15名优秀干部压往一线。
花都区也提出今年将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围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重大改革事项等实行揭榜挂帅,选树一批干得好的和坏的典型,形成抓两头、促中间的好局面。
天河、白云、海珠则不约而同地把干部作风转变和营商环境提升结合在一起进行。
天河提出要推动干部作风与营商环境“双促进”,坚决贯彻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牢牢把握“进”的方向、激发“干”的斗志,推动全区上下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打造企业可感可知可及、满意度高的一流营商环境。
白云区则提出继续用好“每周经济工作早餐会”等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发挥人大、政协等积极性和作用,认真落实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
海珠也提到要将干部作风转变和营商环境优化结合,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
各出奇招花式拼经济
像去年一样,本次会上广州十一区纷纷亮出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产业发展重点,特别是一些传统汽车产业大区在去年未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经济增长潜力,今年则各出奇招谋划出经济增长的新办法和新思路,力争今年能够快速打开局面稳定信心。
花都区提出今年将在思想上求“变”,工业投资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今年花都将推动新赛道与旧赛道“两道并进”,打造汽车、新能源、临空“3个千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东风日产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整车出口事业发展,力争汽车工业产值实现正增长。
南沙区则提出全力稳住工业大盘、抢抓政策机遇,力争全年经济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28%。特别是南沙区将突出发挥省南沙工委机制作用,提速建设三大先行启动区130万方产业载体,聚力2大支柱产业“固存量”,支持广汽丰田导入新车型稳产增产,谋划新能源汽车基地,加快落户中船高端海洋装备基地,深耕5大战新产业“拓增量”,壮大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新型储能、商业航天等产业,重点推动润尔眼科、晶泰科技智能CXO等百亿级项目开工,实现三年内增加值超1500亿元。
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南沙还将充分释放15%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叠加效应,争取新引进总投资或产出达10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以深中通道建成为契机,推动共建广深产业园。
黄埔区则提出切实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全力推动产业提档,加速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赛道”产业的前端布局,全年实现180个项目开工、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
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
挤出产业新空间
去年广州全力推动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年度任务,今年多个区也继续表态将把城中村改造和产业空间储备作为重点工作。
2月19日,越秀区委书记郭昊羽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作为老城区的代表,越秀提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7%以上,以疏解非核心功能为重点,着力推动城区能级新跃升,强力推进三大片区更新,联动广州城投、广州建筑、珠江实业等市属国企探索用好做地模式,推动广州站片区5个种子地块率先突破,加快环市东、五羊新城片区更新规划落地,打造越秀未来发展三大引擎。分类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瑶台村征收补偿和首开区建设,“拆治兴”并举推进西坑村改造,完成登峰村整治提升工程,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
另一个老城区荔湾则提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635亿、增长17.6%,为此荔湾将狠抓土地整备,有序推进石围塘等5个片区139万平方米土地的收储,基本完成珠江沿岸11公里的土地整备,完成陆居路等7个地块出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不低于240亿元。
荔湾还将加快推进5个已批在建的城中村改造,启动南漖等2条村改造,争取新开工建设19个地块、完工12个地块,完成投资100亿元。加快推进23个续建和35个新开工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完成耀华大街6个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串联陈家祠、上下九路、永庆坊等片区,打造展示“最广州”的窗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此前区域发展空间较为充足的区在今年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以现代服务和总部商务功能为主的天河今年提出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工业。为此天河区将加快建设2112工园,积极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企业“入园上楼”,有效增强第二产业支撑作用。
而作为全市新能源车大区的番禺则更进一步提出,今明两年整备产业用地不少于10000亩,其中6000亩用于整车第三工厂、核心零配件就地化和专精特新产业园等。
番禺特别提出汽车制造业要三年翻番,努力融通电池、电驱、电控“三电”技术,进一步夯实新质生产力。
“百千万工程”的新目标
作为外围大区,从化和增城无疑是广州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区域,今年它们也在工作中提出新目标。
从化提出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此全区将激发改革动力,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分类探索“全域+园区开发”“全域+城乡融合”“全域+城市功能提升”“全域+生态修复”四类模式,全面铺开10个示范片区、97个整治项目,预计带动投资400亿元。增强开放活力,支持办好从都国际论坛、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加快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二期、国际赛马发展中心、国际交往花园建设。
增城则直接提出将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州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增城将以东部中心开发建设为主抓手,聚焦抓“百千万工程”,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一镇一策做强镇域经济,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扎实推进绿美增城生态建设,提升科教城-朱村万亩片区风貌,“一镇街一试点”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增强“派潭村晚”影响力,挖掘重塑乡村价值,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助力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走在全省最前列。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编辑: 魏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舞龙头 挑大梁|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