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观察|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广州正在做强“加速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2-27 19:23
图片

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超600亿元,广州在早春时节交出了“百千万工程”2024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合作的“成绩单”。

2月26日,广州以“大抓产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加力提速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为主题,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百千万工程”主题研讨会议。除了用一批项目签约表明发展决心,广州更引入了农行广州分行超3000亿元信贷支持,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金融活水。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百业兴,实施好“百千万工程”必须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对于坚持产业第一的广州而言尤为如此。要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广州信心与底气何来?又该如何做强“加速器”?

图片

2月26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大抓产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加力提速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主题研讨活动召开。


城市与企业“双向奔赴”

在广州,产业发展的体量、质量及因此带来的税收和就业,关乎城市自身发展,更影响着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尤其是“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在支撑全市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的同时,通过产业有序转移,带动清远、梅州、湛江等地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2023年,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成立于2019年的广州高景太阳能公司拿下新的“大单”:乘着广州市花都区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的东风,签署了合作投资超百亿元的16GW光伏组件产业园项目。

“项目拍地即动工、拿地75天即投产,当年累计工业产值达5亿元,累计销售额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实现了良好的开局起步。”该公司副总经理宋健表示,这不仅得益于广州优质的营商环境,更得益于广州打造北部增长极的产业空间新规划、新布局,以及坚持绿色先行、绿色赋能的绿色低碳理念。

诚然,城市发展与企业发展无疑要“双向奔赴”。不少在穗企业早已闻风而动,将自身产业布局与实施“百千万工程”有机衔接,做好以投促引、产业协作、消费帮扶、人才培训等文章。

例如,广州酒家聚焦“农产”链“研发”,加强产业合作携手打造帮扶爆品,实现从农产品到预制菜的“华丽变身”。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伟兵在会上提出,要锚定清远鸡品项,在去年产品上线即爆的基础上,投入更多资源力量研发藤椒鸡、白切鸡等新品,助力清远鸡百亿产业发展。

“广东、广州各界的力量,尤其是民营企业、社会力量、乡贤,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很高,说明它能真正惠及老百姓,补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 亲历浙江“千万工程”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智库专家、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顾问顾益康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他已第四次来广东调研,感受颇深。

随着“百千万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广东在今年初进一步提出“珠三角地区各市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今年实现初见成效”。今年是“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之年,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向新在会上表示,广州要把“百千万工程”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一体谋划推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走在最前列。

图片

会上举行了圆桌论坛,政企学界嘉宾共同为广州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加强培育提升典型区镇村

除了任务进度要加力提速,大会提出,广州也要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改革创新、支撑保障上做到“加力提速”。

为此,广州强化大抓项目工作导向,把工程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做实“百千万工程”项目。当天,全市“百千万工程”2024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超600亿元,当中大部分为产业项目,不乏“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项目,如投资20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投资109亿元的因湃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投资30亿元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园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抓好产业、城市更新等领域骨干大项目,也在抓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项目。

图片

当天还举行了“百千万工程”2024 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总金额超 600 亿元。

“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各部门、各区和各企业各机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手、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大院大所等创新资源,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供给转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更好‘活’起来、新兴产业真正‘强’起来、未来产业加快‘立’起来,在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陈向新说。

从区到镇街再到村,都将“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落到实处。海珠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陈永宏就表示,要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突破口,今年要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建立特色产业联盟,培育形成千亿级、百亿级生态圈。谋划576个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6012亿元,并拓展“海珠合伙人”体系,力争全年新落地项目超180个。

典型镇、村的培育提升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过去一年,广州全市共有2个区、7个镇、57个村入选省首批典型县镇村。

“产业的形成与布局原本就具有地域差异性。特别是农业产业,它受光、温、水、气、土壤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呈现出了‘纬度带分布’差异性。”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指出,典型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科学判断和遵循这种差异性,就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精准把脉、与时俱进、分类推动。其中,两种力量可用以助力,一是文化,二是科技。独特的地方文化赋能,能带来绝对排他性的“文化”根动力,催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贯穿全链的革新、创新,也都离不开科技。

“接下来,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将从广州典型村中精选10个类型的村,予以科学把脉、专业设计、全程绑定、全链打造,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可学、可看、可复制模板‘标杆’。”刘玉涛说。


引导社会资本从重“捐资”到强“投资”

金融作为经济血脉,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2023年 12月,广东印发了有关实施方案,全力推动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落实到“县镇村”。

当天会上,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与农行广州分行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广州11个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与农行广州分行对应服务的一级支行分别签约,全市入选广东省首批典型镇、村也与农行广州分行一级支行、网点代表举行了结对共建仪式,共同打造金融服务示范镇、村。

据悉,农行广州分行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广州市“百千万工程”项目提供超3000亿元的信贷支持,重点加大产业发展金融供给。农行广州分行行长李大龙特别指出,要聚焦“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需求,在强化“三农”专属产品精准供给的同时,依托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推进“投贷债”一体化服务,以更完善的产品体系强化金融精准供给。

图片

广州11个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与农行广州分行对应服务的一级支行分别签约。

各类金融机构主动响应,国企民企也在发挥力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百千万工程”。以携手从化区,总投资20亿元倾力打造的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越秀集团总经理林昭远提到,“国企负责重资产投入,民营资本来轻资产运营。国企通过整体操盘,协调面向政府和村的难事愁事,有利于解决民营资本后顾之忧。”

顾益康认为,如今的“百千万工程”为广大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提供了新蓝海,也要转变资本运用理念与模式。“过去‘万企兴万村’可能以捐资为主,如今进入新发展阶段,不仅要捐资,更要投资,引导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广大乡贤加强投资的意识。‘百千万工程’背后的绿色化、数字化等发展要求,将是非常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编辑:莫郅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观察|南都视角,解码广州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