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的
“一群斑马横穿马路——沈少民作品展”
迎来了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传理学文学硕士课程
互动媒体系的师生们观展
作为深圳市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深圳·光明国际公共艺术季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展览展出了著名当代艺术家沈少民的10组装置艺术作品。该项目属于光明区重点打造的十大文化品牌项目,旨在为公共艺术在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一个专业平台,助力大湾区社会的美育提升和发展。
沈少民,当代艺术家、纪录片导演、诗人,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
《一群斑马横穿马路》200×80cm×10个
展览主题“一群斑马横穿马路”
源自沈少民的诗歌
《我是我自己的规则》
这一象征性的画面
将斑马的自然习性与
现代城市的交通标识相结合
探讨了自然与人工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
艺术家巧妙地设计斑马条纹
与交通标识的交叠
不仅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也引发了对于自然生态与
社会环境界限的社会寓意和哲学思考
在参观过程中,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苏轩为师生们提供了详细的导览和讲解,展现了作品的深层含义,使大家对沈少民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香港浸会大学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在这次互动媒体研究工作坊中,深圳光明的艺术科技与设计让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促进了他们对社会、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科学等议题的深入思考和兴趣。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Paul Shepherd对沈少民个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体现了他在当代艺术的地位,将日常生活物品与前沿技术巧妙结合,展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新领域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体现了艺术的发展方向,也为人们探索新的领域提供了启示。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黄磊表示,参观此次展览激发了他们在科技艺术领域的探索欲望。特别是展览中的《分寸之间》闹钟作品,让师生们重新审视时间与铃声的关系,启发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从细微处发现更多的艺术灵感。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传理学文学硕士,互动媒体专修的在读学生陈若瑶也分享了她的观展感受。她表示,整个展厅的布局十分稳定,色彩搭配合理,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每个装置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特别是《我和我自己》作品,让她印象深刻。作为首次来到光明观展,她对这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和友好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
沈少民把“时间”视作
衡量世间变迁的标尺
这一概念贯穿了
他的此次展览的作品主线
《时间机器》 直径200×450cm
《分寸之间》 400×1000cm 40㎡1000个闹钟
《声音的记忆》 直径800×300cm
《声音的距离》800x150x130cm
《中国鲤鱼》205㎡2000条
《我和我自己》900x500cm
深圳·光明国际公共艺术季“一群斑马横穿马路——沈少民作品展”,自2023年11月29日开展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更成为推动大湾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契机,展现了光明区作为文化艺术创新高地的魅力。
未来
光明区将继续发挥
科技创新的先行示范作用
举办更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以推动光明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书写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一群斑马横穿马路——沈少民作品展】
艺术家 | 沈少民
策展人 | 冯博一
展览时间 | 2023年11月29日——2024年4月9日
展览地点 |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2F展厅A
主办单位 | 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 | 盛世再现(深圳)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 |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学术支持 |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
技术支持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内容来源:光明区委宣传部
编辑: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