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经济大区,福田区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2025年GDP达6600亿元左右,人均GDP超40万元、地均GDP达84亿元/平方公里,世界级湾区现代化产业引领区将基本成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高地。
过去一年,福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社会新需求为切入点,放眼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域发力。2024年,福田区积极发掘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出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巩固拓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楼宇经济”,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平台经济”,前瞻布局“飞地经济、海洋经济、低空经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最美县域”“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福田区率先吹响全面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号角,以首善担当落实“碳中和”部署。不仅推出支持新能源产业专项政策,还打造“近零碳园区”“近零碳校园”“近零碳示范社区”千亿产值新能源产业集群等“双碳”项目。一头是绿色生态,一头是繁华都市的“公园城市”景象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更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近年来,福田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落实市委关于“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物流中心”部署,发挥“深圳金融商务区+深港河套合作区”独特优势,加快推动产业生态率先成形成势,形成了“市场优、链条全、枢纽强、基础好”的优势基础。
立足上述“四大优势”,福田将抢抓机遇、抢位发展,不断抢占新赛道、制胜新赛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质生产力。
推动低空经济方面:建设低空经济创新载体,发挥河套合作区独特优势,引进低空领域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创新机构。建强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出台无人机起降设施建设指引。支持企业在香蜜湖、华强北、河套合作区等片区,探索开展低空短途运输、包机飞行及空中游览业务,扩大无人机物流应用,培育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建强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区,引进低空经济领域代表性龙头企业、研究机构和检测认证机构,推动到2025年低空经济链上企业突破100家、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0家、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
推动人工智能方面:打造人工智能算力高地,分类建设智能算力中心、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河套深港算力赋能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搭建重点领域供需对接平台,推进“治理+AI”迭代升级,深化“重点领域+AI”,到2025年打造2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集高地,分层分类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到2025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此外,福田区于今年1月提出要发挥先发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加快构建低空飞行“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枢纽区”,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率先成形成势,深入推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加速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示范应用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编辑: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