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宝藏书店,寻找点亮城市的微光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4-04-18 12:09
图片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近日,深圳出版集团联合深圳巴士集团打造的“书都漫游—爱阅号走读深圳”第四场活动,“让阅读时尚起来”之“宝藏书房:寻找照亮城市文化地标的微光”顺利举行。《书都·走读深圳》杂志总策划李晓锋作为活动主持人,邀请外来之家品牌创始人刘金龙,上围电影博物馆馆长、解愠图像书馆负责人袁军群,得间书店创始人李春龙、店长王雪丽参加活动。

李晓锋解释,本次漫游路线源于一个热词“City Walk”。早在去年10月,《书都·走读深圳》杂志就以书店为媒介,策划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City Walk”,即“Book Walk”。书都编辑部通过走访深圳各区,勾画出一条Book Walk路线,本次漫游的目的地,便是《书都·走读深圳》杂志发掘的宝藏书店。李晓锋表示,这几家书店虽然都不大,但各有特色,不夸张地说,它们是深圳的精神地标,在不自觉地牵引着人们的脚步。

 

成为历史印记的“外来之家”

 

龙华邮政支局旁,有一条醒目的彩虹楼梯,拾阶而上,便步入外来之家文化书屋小院,这便是此次漫游的第一个目的地。作为一家专注于二手旧书的书店,外来之家的生存并不容易,创立至今,走过26载春秋,从蛇口到龙岗再到龙华,几经搬迁,几经坎坷。刘金龙介绍,外来之家是深圳开办最早,坚持最久,曾经规模最大的老牌二手书店品牌,他曾被媒体称为“深圳打工淘书王”“深圳旧书大王”。

800x533_66208c2da1777.jpg

800x533_66208c2dbf691.jpg

提到“外来之家”的含义,刘金龙表示,深圳早期大部分是外来人口,他也是其中之一,他想为外来务工的人们搭建一个精神家园,提供疗愈心灵的港湾,因此成立“外来之家”。虽然在当下,“外来之家”似乎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刘金龙认为,“外来之家”四个字,已经成为城市历史的印记,一个时代文化的见证。现在,刘金龙也在与时俱进,创新求变,他将书店功能逐步升级为“物流,人才人脉流,思想文化流,智慧资源流,情感情怀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文化社交综合平台载体,围绕“家文化,家概念,家园风范,家国情怀”主题做长远定位布局,尝试探索商业公益并行并举的新模式。

 

上围艺术村里的“宝藏”

 

乘着双层观光巴士驶往龙华区观湖街道,进入上围艺术村,在袁军群的带领下,参观了上围电影博物馆与解愠图像书馆。

袁军群介绍,上围电影博物馆于2019年开馆,展馆1400平方米。博物馆主要通过与中国电影资料馆深度合作,利用其珍贵齐全的国家级馆藏资源和个人影视收藏品资源,打造了一个经典影视教育基地,为市民展示影史、电影海报、小人书、画报期刊、影视拍摄器材等收藏品,共同追忆在电影陪伴下走过的青春岁月,品味电影这一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展区分为喷绘区、手印区、摄影器材展示区、数字修复技术展示区、影视期刊展区和放映区等几大展区。博物馆下设有电影沙龙、高峰论坛、影视制作体验、电影知识讲座、影视艺术培训、红色电影主题展、红色电影进社区、电影党课八大主题板块。

800x533_66208c8586fc4.jpg

800x533_66208c88151d0.jpg

同样让人惊喜的是由龙华区文化名家、中国南派纪录片领军人物申晓力创建的解愠图像书馆。书馆坐落于艺术村一座百年古碉楼“南薰居”旁,借《孔子家语·辩乐》“熏风解愠”的典故命名,意为温和的风可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恰如其名,解愠图像书馆犹如在喧嚣的城市中安放了一张书桌,让忙碌的都市人有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可以阅览不同时代各种版本的传统连环画、版画以及欧美引进版图像小说、综合艺文人物图志影像类文本等。古色古香的书房契合客家老屋的气质,置身其中,享微风薰面,游书海解人生百忧。书馆目前拥有图书近3万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人图像藏书馆。

 

小容量大能量的得间书店

 

在俄地吓村,得间书店是一招牌。书店由三间近百年的客家老屋联结而成,绿植遍布室外小院,花香与书香环绕其中,好不惬意。李春龙介绍,得间书店是由四位爱书人士联合发起创立的文化交流空间,致力于推广深度阅读,打造书香人文空间,被评为“龙华最美城市书房”。位于俄地吓艺术村的得间书店是老店,成立于2021年8月。2023年6月,他们于观澜古墟成立新店。

800x533_66208d1259a40.jpg

800x533_66208d1328cd5.jpg

800x533_66208d1394845.jpg

书店的名字来源于成语“读书得间”,体现了宋、明以来学者读书治学的一种态度与思维方式。不仅读书有诀窍,不死板教条,也能够从字里行间获得更多的弦外之音,延伸之意。读书最可贵之处在于“读书得间”。店内藏售名家签名书、限量版特装书、经典书籍等,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得间书店自成立以来,已为深圳的市级、区级、街道、社区、学校等单位邀请到刘震云、六小龄童、王蒙、康辉、赵冬梅、罗新、王笛、李开元、李敬泽……等一线学者、作家、名家举办多元化的阅读分享活动。

在王雪丽的带领下,还参观了村内其他艺术家的工作室:游艺堂、埙友之家、星儀墨華堂、八雅堂等。游艺堂成立于2021年,是入驻画家黄山老师工作室,龙华区文明实践点,常年开展公益画展,每月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沙龙活动。埙友之家成立于2021年元月,创始人真情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直从事古埙公益免费教学工作。星儀墨華堂的主理人冼芳仪是书法专业的大一在读生,自幼接受古典文化熏陶,于2023年在俄地吓艺术村成立书法工作室,汇聚书法爱好者,领略汉字之美,传播中国文化。八雅堂以“将艺术融入生活,用生活承载艺术,活出本自具足的自己”为理念,致力于传播和传承雅道,创始人黄美龄发愿培养一批种子老师,并开设古琴、吟诵、香道等公益课程。

 

编辑:谢湘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