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好“赏味图”!广州荔枝今年产量约6万吨,6月底集中上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6-14 18:59

广州是广东重要的中晚熟荔枝产区,受天气影响,今年广州荔枝主要晚熟品种集中上市期较去年有所推迟,预计6月下旬迎来荔枝集中上市。

6月13日,2024年广州荔枝营销推介活动暨从化荔枝节启动仪式举行。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广州荔枝种植面积约56万亩,约占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受荔枝小年和极端天气影响,预计年产量约6万吨,较去年减产明显。

为努力保障荔枝“减产不减收”,广州今年延续了前两年的创意,现场发布了新的“广州荔枝赏味图”,并从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保鲜技术、文化品牌等多维度打好营销“组合拳”,写好新一年的荔枝产业“答卷”。

图片

2024年广州荔枝营销推介活动暨从化荔枝节启动仪式举行。通讯员供图


量减之下提质是关键

做好最后一轮施肥、防病害工作

今年的广州荔枝种植面积约56万亩,产量约6万吨,小年减产明显。其中,荔枝种植面积在广州占比超一半的从化区,今年荔枝总面积约30万亩,预计产量约3.1万吨。

“荔枝‘大小年’成因十分复杂,有品种特性、恶劣天气、营养不良、管理失当等众多原因,克服‘大小年’的技术也是综合性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向旭解释称。

向旭指出,从去年底到今年早春,广州经历了暖冬,导致荔枝成华率大幅降低。今年1月下旬开始的持续性寒潮加之极端低温天气,又导致中晚熟品种的花芽形态分化抽穗进程受阻。尽管有多个果园较好地抵抗了极端天气影响,成花率达五成以上,但质量偏差,也导致产量不高。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不良天气的影响,市、区两级农业部门把荔枝保花壮花、保果壮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服务作为首要工作。”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通过持续开展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根据气象信息适时发布荔枝生产建议,依托农技短视频指导荔枝生产,强化荔枝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等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果农种植技术和管护水平。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州全市各区累计出动轻骑兵6605人次,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农户)2900家次,发送荔枝种植技术信息27.9万条次,举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线上培训班、荔枝促花壮花技术、荔枝品质提升和高接换种技术等培训班共10期。

图片

活动现场展示了多种优质荔枝,引得嘉宾纷纷尝鲜。通讯员供图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持续优化荔枝产业品种结构,目前累计成功对5万亩低效母株实施“高接换种”改造。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的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原产中晚熟优质品种占比93.2%,主推的井岗红糯、仙进奉、流溪红荔、桂味、糯米糍等五大优良品种约38.4万亩,占68.5%。

再过半个月左右,广州的中晚熟荔枝品种将“甜蜜上市”。6月13日午时,南都记者走进位于从化区的从化温泉海英家庭农场,76岁的老荔农黎榕星正在忙着给荔枝树喷淋农药防治病虫害,期盼着近150亩的荔枝林早日换上“红装”。“前几年通过高接换种,我们果园基本都种植了井岗红糯,很受市场欢迎。尽管今年减产比较明显,还是要保证挂果的荔枝能有好品质,争取卖出好价钱。”

图片

从化温泉海英家庭农场种植的荔枝,即将换上“红装”。

向旭提醒,广州荔枝集中上市期越来越近,现阶段广大果农务必做好荔枝生产品质保障工作,半个月里还可完成最后一轮防病虫害的植保工作,“可以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叶面肥、土壤肥也要补充好,因为长期的不良天气导致果树缺乏营养,一定要补充肥料营养,才能够确保荔枝品质。”


发布新版荔枝赏味图

拓展市内、线上和海外三个市场

荔枝品质好不好,能不能卖好价钱,除了好的品种外,关键还要看“鲜不鲜”。广大荔枝爱好者如何尝到这份来自广州的“鲜”呢?

近年来,广州创新拓展市内、线上和海外三个市场,推动荔枝大宗团体采购,开展荔枝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协调完善通关退税便利机制,发挥出口龙头企业渠道优势,持续扩大广州荔枝消费市场。

当天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广州荔枝赏味图,供广州及周边城市消费者就近购买新鲜荔枝。该图集中呈现了广州全市67家挂果量多、优质品种多、开放采摘、设施配套较好的荔枝果园、基地、农场信息,分为适合微信朋友圈等移动社交媒体发布的电子版及便携式纸质版,只需打开微信扫描赏味图二维码,选中地图页面上任一果园,果园规模、种植品种、果园地址、联系电话、导航链接等信息一目了然。

图片

从线下走到线上,农产品电商也在集中发力,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采购来自广州的新鲜荔枝。

“从海南荔枝上市开始,我们就开启了荔枝直播带货,每天直播时长近20个小时,最近每天都有2000单左右的预购订单。”广州市荔铭农产品有限公司电商运营主管潘俊恒介绍,该公司加强与果园种植户的合作,建起了从荔枝林到直播间的“直通车”,一方面以预购的形式,方便部分消费者提前购买,另一方面采用直播带货新鲜荔枝的形式,让更多消费者“眼见为实”,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近几年,“广东喊全球吃荔枝”的口号在海外市场叫得响亮,广州荔枝也作为代表之一涌入海外,备受欢迎。据了解,从化荔枝作为广州荔枝出口创汇的一匹黑马,累计出口全球六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斌峰介绍,2023年,从化区荔枝销售额超11亿元,其中出口荔枝4505.3吨,出口金额5677万元,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本次活动现场,从化荔枝举行了出口发车仪式,意味着将又有一批广州荔枝走进海外朋友的“果篮子”。

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走出国门,新鲜荔枝能广泛流通的关键环节都在于“冷链物流”。据了解,通过持续优化荔枝冷链物流布局,广州已建成每天可收购加工400吨的全省规模最大的荔枝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布局荔枝种植面积超全市半壁江山的从化区。在冷链物流助力下,广州荔枝基本实现24小时内送达国内主要城市,48小时内送达全国。

“相较去年,我们运力全面提升,省内35个物流点实现省内次晨达、54个物流点实现最快次晨达、72个物流点实现次日达,针对广州荔枝月结客户设定专属价格政策,以3KG重量为例,预计每单可节省物流费用12元左右。”京东物流广东省区快递负责人方柳在活动现场介绍。

当然,今年最抢眼的当属来自广州的“冻眠荔枝”。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蔬保鲜有限公司就是“冻眠荔枝”的生产商之一,荔枝解冻后不会出现流汁和营养变质现象,风味与口感无明显差异。“今年,我们冻眠技术让荔枝出口到中亚各国,扩大销售半径,并试产荔枝与西莓果汁”,该公司总经理邝东宁介绍,公司还联合科研团队继续加大全链条关键技术攻关,以技术输出、设备配套等多项措施进行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推广,推进农产品由初级传统直销模式向高附加值精品和精深加工方向迈进。

目前,广州着力打造荔枝加工全产业链,推进“果变汁”“果变粉”“果变干”规模生产,全市现有30多家荔枝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加工转化率达35%以上,加工后荔枝产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农宣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