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5日),惠州梅菜文化节在中国梅菜之乡——惠城区横沥镇开幕。活动有共绘巨幅梅菜主题画卷、种植农户比拼“梅菜王”评选、梅菜产品采购签约、金融保险签约等多个环节,通过推介惠州梅菜,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以“梅”为媒开启梅菜文化盛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稳步实施。
24.1斤梅菜获“菜王”称号
活动中,梅菜种植户带上新鲜梅菜到现场参与评比。评委们根据梅菜的外观大小、新鲜度、整齐度以及重量,对参选梅菜进行参赛资格审核,再对前来参赛的10个单位的14名候选人种植的梅菜进行称量评比。横沥镇土桥村村民卢丽松带来的梅菜重达24.1斤,夺得本次“梅菜王”称号。
“我对我们家的梅菜非常有信心!”卢丽松说。这棵夺得“菜王”称号的梅菜是他今天早上在菜地里摘的,目前他种植了5亩梅菜,预估新鲜梅菜亩产约10000斤,晒干后每亩约8000斤。“我们土桥村土质疏松肥沃,很适合种植梅菜,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据了解,梅菜是横沥土特产,也是岭南名特产,更是传承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位于横沥镇中部的矮陂,是惠州梅菜的原产地和主产区。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游览展区。摊位上的梅菜肉饼、梅菜包子、梅菜饺子、梅菜汤等美味的“梅菜宴”,以及番石榴、大陂头腐竹等农特产品吸引宾客们驻足品尝,展现梅菜饮食文化和横沥风土人情。
现场签约助力梅菜产业发展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销结合,如何拓宽市场,让横沥梅菜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种植户与梅菜企业、农民合作社与种植企业签订采购协议,保障梅菜品质,规范生产标准,拓宽梅菜销售渠道。
现场,矮陂村经济合作社与惠州市环通贸易有限公司、矮陂村村民代表与惠州市坤悦农贸有限公司、马岭村村民代表与惠州市惠城区天龙梅菜加工厂分别签订梅菜采购协议。
保障梅菜产业健康蓬勃发展,金融支持至关重要。现场,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城支公司与惠州市惠城区富银农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惠州市城区支行与惠州市环通贸易有限公司、惠州农商银行矮陂支行与土桥村民委员会代表分别签订金融保险合作协议。其中惠州市环通贸易有限公司被综合授信1000万元额度。
依托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梅菜产业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横沥镇矮陂片区秋冬日夜温差适宜,雨量稀少,日照充足及土壤条件,有利于梅菜的种植和风味的形成。得益于招元水库的天然滋养,矮陂产出的梅菜品质上乘,闻名遐迩,加上世代菜农的精心培育制作,造就了清香扑鼻、爽脆无渣的独有风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北京庆丰包子铺的梅菜馅料就出自惠州横沥。
近年来,东江湾千亿产业园横沥分园和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筑巢”横沥镇,惠城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水稻和蔬菜(梅菜)作为主导产业,实行“稻-稻-菜”轮作,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能,驱动三产融合新发展。坐落于横沥镇霞塱村的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规划总面积835.25公顷,计划打造国内领先水平的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基地,启动区25.64公顷建设用地重点面向“两米一菜”(丝苗米、甜玉米和梅菜)深加工进行招商。
园区的落户给农产品产业升级转型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如何借助工业制造,持续深挖农业潜能?横沥在充分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上,开始探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转型之路。横沥镇党委政府紧抓利好时机,以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为主阵地,大力推动农业由大向强发展。
在此背景下,梅菜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现代农业新赛道上提升梅菜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前景广阔,横沥梅菜也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横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剑犀表示,今年,横沥梅菜实现大丰收,此次活动邀请了行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梅菜产业发展田头交流会,为横沥镇梅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接下来,横沥镇还将在梅菜产业上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梅菜出市、出省、出国,走出联农带农富农新路径。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宋玥 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