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比前值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一季度5.4%的GDP增速高于2024年5%的增速,也高于2024年一季度5.3%的增速,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一季度经济取得“开门红”,释放哪些积极信号?多家券商机构权威解读。
民生证券:稳经济或遵循“两步走”思路
陶川团队表示,一季度的“开门红”虽然已经翻篇,但在关税冲突升级的逆风局下,为中美两国的博弈提供了相对有利的两大立足点:一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降低了内在脆弱性,前期的金融风险及房地产风险基本出清;二是市场预期的演绎表明本轮中美摩擦升级以来,我国基本面更具韧性。
基于上述两大有利的立足点,稳市场无疑是阻力最小的方向,陶川团队预计接下来的稳经济很可能遵循一个“两步走”的思路:第一步,拓外贸、财政发债前置以及货币协同配合;第二步,增量政策的再加码。
陶川团队强调,在拓外贸上,从近期国家领导人出访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足迹可见,“稳外贸”的战略方向在于非美贸易的拓展。在美国最新的关税豁免、暂缓90天关税的窗口期内,非美贸易市场存在较大迂回空间,这对于缓解出口压力有非常直接的作用。
对于增量政策,陶川团队认为年中择机加码的增量政策可能包括:年中追加超长期特别国债以进一步支持“两新”,已在部分地方陆续落地的育儿补贴,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等。
东莞证券:5.4%的增长超预期
东莞证券分析师费小平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开门红”,国内生产总值超预期增长。
费小平指出,2025年一季度以来,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推动生产供给加快恢复,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最终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录得5.4%,超出市场预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同时也为全年实现5%的经济增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开端良好,积极因素逐渐增加。
对于3月份宏观数据,费小平强调,3月份基本面呈现修复改善的态势,各结构分项普遍超出市场预期,其中生产端改善稍好于需求端。当前以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后续积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稳增长,着力扩大内需 、提振信心,我们预计经济增长动能将继续修复,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展望未来,持续积极的政策将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和提振市场信心,预计这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使得经济持续呈现出复苏和向好的态势。
粤开证券:前期政策生效带动消费回升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一季度经济总体实现开门红,主要得益于前期政策的生效,一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额度提高带动消费回升;二是春节后开启的中国经济乐观叙事和资产重估引发资本市场交易量和指数回升,财富效应带动消费;三是化债以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缓解,而且专项债发行较快,财政从去年的中央财政发力为主转向今年的中央地方协同发力,基建投资增速较好。
但是下阶段仍要注意防范风险:一是关税战升级导致外需和出口的回落,对相关地区和行业的就业影响;二是房地产从一线城市房价止跌回稳到全国房价和投资止跌回稳还需要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加码;三是总需求仍不足。
方正证券:内需尽显实力与潜力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及其团队指出,从产业增长来看,一季度GDP的良好增势主要受工业生产加快以及服务业持续向好共同推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带动名义经济增长4.5%。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展望未来,燕翔及其团队指出,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正逐渐形成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新格局,中国内需增长现在有实力、未来有潜力,经济中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一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品类优势和速度优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基础设施最发达国家之一,能够快速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经济发展底盘稳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非常突出,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序列,中国消费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在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推动下,国内需求有望持续回升,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好。
中国银河:内需接棒外需,政策仍待加码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认为,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4%,高于2024年全年及2024年季度同期水平。各项政策更加给力、靠前发力,带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供给端,“抢出口”“抢两新”“抢AI”效应下,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之下,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强劲,3月信息软件业、租赁商务业分别同比增长9.9%、9.3%,商务活动又进一步带动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
需求端,消费表现好于预期,3月社零同比增长5.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制造业投资持续高增,基建增速小幅回升地产投资继续寻底。经济取得良好开局,展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大、韧性强。
展望后市,二季度基本面在出口扰动下依然承压,CPI、PPI、企业中长期信贷、工业产销率等指标也反映了当下内需仍有较大提振空间。
统筹: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刘常源 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