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赛后胯部疼痛难忍,日常走路要扶墙!微创术帮他“解脱”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5-04-17 18:15

“每天开车踩离合都像踩在刀尖上,蹲下系鞋带更是钻心地疼……”今年30岁的阿明,在病房里回忆起这些依然心有余悸。

半年前的一次足球赛后,阿明感觉左边胯部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只要一做弯腰、下蹲等动作,就会传来撕裂般的疼痛。

反复的疼痛让他从球场主力沦为 "旁观者",甚至连日常行走都要扶着墙,生活品质一落千丈。其间尝试过理疗、贴药都没什么效果。经球友推荐,阿明来到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

确诊为混合型髋关节撞击征

术后第二天即可拄拐下地行走

孙敬华主任医师接诊后,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查体评估,结合影像检查结果,确诊为混合型髋关节撞击征

“患者股骨头和髋臼,就如同两个磨损严重的齿轮,长期相互摩擦,致使软骨受损。”

image.png

针对阿明的情况,运动医学科组织了科内讨论,排除手术禁忌症,为他制定了“髋关节镜下髋臼成型术 + 股骨头成型术”的手术方案。

image.png

手术当天,医生仅通过三个不足5mm的"钥匙孔",在关节镜高清视野下精准打磨多余的骨赘,将CE角从48度矫正至正常范围40度,同时修复受损的盂唇组织。

术后第二天阿明即可拄拐下地行走。在孙敬华主任医师查房时,他感慨道:“手术伤口这么小,恢复这么快,早应该选择手术治疗了,这半年能少受不少罪!”

微创关节镜技术

让髋关节治疗跨入"无痕时代"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髋关节疾病,往往需要 10-15cm 切口,创伤大、恢复慢,还可能损伤周围肌肉血管。

龙华区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开展的髋关节镜微创手术,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1、毫米级精准修复

3个比硬币还小的切口(总长仅 1.5cm),借助直径 4mm的关节镜深入关节腔,像 “显微镜下绣花” 般去除骨性撞击、修复软骨盂唇,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

2、快速恢复功能

术中几乎不损伤肌肉,术后当天可下床,3-5天即可出院。对比传统手术数月的卧床期,微创患者平均2周能恢复轻体力活动。

3、预防关节老化

早期干预可避免撞击导致的软骨磨损加剧,从源头延缓骨关节炎进展。研究显示,接受微创治疗的患者,10 年内进展为严重关节炎的概率较保守治疗降低 67%。


龙华人家门口的 "关节修复专家"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近期,龙华区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成功引进资深骨科专家孙敬华主任医师,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技术力量。

孙敬华主任医师深耕骨关节疾病领域20年,专注髋膝关节功能重建、运动损伤微创修复等核心技术,尤其在保膝治疗、肩关节置换等方向具有丰富经验,致力为患者提供精准化、阶梯化的骨科诊疗方案。

1741331449527.png


孙敬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骨科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精准、微创方法治疗膝髋肩肘腕关节相关疾病,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髋膝肩关节运动损伤预防、诊断和治疗。擅长微创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韧带及软骨损伤、髌股关节不稳,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髋关节撞击征。熟练开展髋膝关节置换,单髁置换等保膝治疗及关节运动医学微创手术治疗等。

▶ 教育经历:

  • 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

  • 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

▶ 进修经历:

  • 先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研修关节科、运动医学科、骨肿瘤科

▶ 科研成果:

  • 参与国自然科研课题1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SCI1篇,科技核心论文10余篇,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专利1项。

技术亮点

关节置换领域:精通髋膝肩全关节置换术式,尤其在单髁置换等保膝技术方面及反向肩关节置换手术具有丰富经验;

运动医学方向:擅长运用关节镜技术处理半月板损伤、韧带重建、肩袖修复肩关节不稳等复杂病例;

骨病防治体系:针对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退行性骨关节炎等常见病,建立阶梯式治疗方案。

近期更将运动医学理念与关节外科技术相融合,成功开展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髌股关节不稳等微创手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周期。

健康知多点:

1、什么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二者配合默契,让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跑跳、弯腰等。

而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和髋臼在运动过程中异常撞击、摩擦,进而引起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2、好发人群有哪些?

常见于20~40岁青壮年劳动运动强度较大的患者。健身、足球、篮球和橄榄球等剧烈运动的运动员中尤为多。

3、临床表现有哪些?

  • 疼痛

疼痛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腹股沟区(大腿根部),也可能放射到臀部外侧、大腿前方或膝关节。通常在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深蹲、盘腿、弯腰拾物等动作时,疼痛会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 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的发展,髋关节的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屈曲、内旋、外展等动作变得困难,患者可能难以完成盘腿坐、二郎腿等动作,弯腰时手触地也会变得吃力。

  • 关节弹响与交锁

部分患者在髋关节活动时,能听到或感觉到关节内有弹响,这是由于撞击时股骨头与髋臼边缘摩擦或盂唇损伤后在关节内滑动引起的。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关节交锁现象,即髋关节突然卡住,无法活动。

4、应该如何治疗?

髋关节持续疼痛,影响日常工作活动,撞击症样箱,影像学检查存在pincer畸形,凸轮畸形及盂唇损伤,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是纠正股骨-髋臼的畸形,处理潜在的软组织损伤,尽可能缓解疼痛以及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

5、应该选择哪种手术方式?

髋关节镜微创技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撞击征主流术式,手术切口只有3个0.5cm的创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关节镜可以清理关节腔内炎性物质,处理损伤的关节软骨,修复撕裂的盂唇,去除髋臼及股骨头颈交界处的骨性撞击。

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的耐心和坚持。通过合理的康复计划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编辑:曾美媛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