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珠海格力电器总部迎来一批特殊客人——来自拉美、热带气候地区的近30位国际采购商,他们驻足于炫酷的工业机器人前,惊叹其庞大的身躯以及灵巧的“双手”精准敲下琴键;极端天气下制热不衰减的空调外机性能,更令他们赞叹不已,直呼“这正是极寒地区的福音”。
这只是中国智造的全球盛宴——第137届广交会中的珠海缩影。从智能可覆盖-40℃至68℃极端环境的新能源储能设备,到环保科技企业珠海鼎胜推出45天全降解周期的新型生物基塑料袋,本届广交会现场诸多珠海本土企业晒出看家本领,第一期珠海企业意向成交额便达8.2772亿美元,一举超越上一届广交会第一期珠海企业成交额。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何珠海企业成交额不降反增?当全球产业链因关税壁垒加速重构时,珠海企业参展感受如何?珠海企业斩获8.2亿美元订单的背后,珠海政府又做对了什么?
以“交朋友”拓合作 以“核心科技”破壁垒
成交额不降反增的答案便藏在珠海企业的“核心科技”与“心态”之中。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超3万家中国企业参展,珠海交易分团则“抱团”参展,组织194家企业设立632个展位,集中展示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超万件创新产品,这为近17万名境外采购商提供了‘中国智造’的珠海窗口。
珠海交易分团中,拥有国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参展企业总数的42%。
在格力电器的展位上,一个由“核心零部件—整机产品—场景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所填满的展示空间前人头攒动,这套搭载行业领先压缩机技术、“风不吹人”技术、AI动态节能科技的创新产品广受采购商青睐。“这套解决方案是现场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整套解决方案包含着格力电器的‘核心科技’,我认为‘核心科技’是最吸引客商的,现场不少客户进行咨询,有的客户甚至在现场便与我们展开了技术讨论。”格力国际贸易公司拉美业务部部长贾建立告诉记者。
据了解,格力电器作为中国首批出海的制造商,目前已经在海外销售板块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我们与其他品牌最大的区别是自主品牌占比非常高,现在已经从过去的代工模式完全蝶变为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中国家电企业。”贾建立说道,格力电器的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范围内,格力自主品牌占公司出口总额的7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占比更是超85%。
除了格力电器这样的“老广交”外,本届广交会不乏“新广交”,据统计,今年新参展的珠海企业共17家,其中泰坦智能、纳思达、顺鑫电气、珠海鼎胜4家企业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均以“小而精”的特点和差异化技术切入细分赛道。
成立于2016年的泰坦智能专注新能源工业车辆电力电子研发,推出全球领先的无线充电系统及AGV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其IP67高防护等级的无线充电机,适用于AGV的大功率高频智能锂电充电机系列吸引了不少欧美采购商现场洽谈。该企业项目经理刘飞龙透露,今年计划在美国、越南成立分公司,并在越南建厂,通过节省关税、压缩成本,应对国际贸易挑战。
纳思达携热敏和热转印标签机及票据机等新产品“登场”,主控芯片、碳带展平技术等多项行业痛点解决方案获南美、非洲、亚太采购商青睐。
环保科技企业珠海鼎胜主推生物降解塑料袋、环保塑料袋,去年凭借高性价比在美国市场初露锋芒后,此次瞄准印度、泰国等国家。董事长张苏成表示:“首日已有近十位意向客户,主要来自伊拉克、土耳其、俄罗斯,我们希望以‘交朋友’的心态拓展全球合作。”
“关税战”下,企业感受人气更旺
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制造正以技术突围与市场深耕,在全球贸易的凛风中燃起一把‘逆势增长’的火炬,而这把火炬正驱散着不少人眼中不看好的“寒冬”。
“我认为关税战对于企业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今年参加广交会我的感受是拉美的客户要远远多于往年,更多客户选择、愿意来到中国了解实际情况。”贾建立告诉记者。
而这股“暖风”已然成势,已经吹到了广交会的各个角落。“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效果远超预期!开展第一日上午便接待了100多批客户,有40多个潜在意向订单。”纳思达标签打印事业部外销负责人贺仙说道。
“中国制造”在全球人民的眼里究竟如何?玻利维亚客商Efrain的回答更是为这股“暖风”加了一把火。“现在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了。在我们地区的市场上,很多产品甚至大部分产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且质量非常好。”Efrain告诉记者。
全周期护航+“双循环”破局 珠海激活企业新动能
如何让这股“暖风”吹到更多的珠海企业?如何让更多的珠海企业搭上广交会这艘“出海”的大船?
这背后便是珠海市商务局打造的‘政策引擎’在强力驱动——从展前‘合规体检’到展中‘供需直通车’,从汇率避险专项资金池到全球338场重点展会精准导航,一套贯穿企业出海全周期的护航体系,正为更多珠海制造注入破浪前行的底气。
据了解,今年,珠海市制定百场贸易对接活动,用好广交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打通“内外贸”,加速“双循环”。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线下重点邀约“一带一路”及南非、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优质客商到企业展台对接,并邀请赴珠海访厂看样洽谈促成交;线上组织参加广交会“贸易之桥”“新品首发首秀”“好宝、好妮探广交”以及行业交流等贸易促进活动,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在做好企业事前风险防范方面,3月18日、3月31日珠海市商务局举办两场全市外贸企业风险防范专题大讲堂开班仪式,通过线下线上宣讲的形式,助力全市外贸企业提升风险意识、消除经营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在加大开拓市场力度方面,珠海市商务局发布《2025年珠海市重点支持境外专业展会名录(第一批)》,涵盖338场境外展会,鼓励全市外贸企业积极参展,挖掘海外订单,后续将研究出台第二批展会名录。
在拓展内需市场方面,从产业链前端发力,聚焦智能家电、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珠海市重点领域,开通供需精准对接“直通车”,组织并邀请电商平台、制造业“链主”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等到会洽谈采购,通过“内贸+外贸”双擎并进,推动珠海优质商品销往更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同时,珠海市商务局认真做好汇率避险工作。其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珠海市分局制定汇率避险业务指引,目前拟选定6家优质银行机构作为合作单位,开设1500万元汇率避险专项资金池,支持企业开展汇率避险业务,帮助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