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与AI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下称“供水公司”)依托完全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传统供水厂运行依赖人工经验、调节反馈滞后、控制精度不高、节能降耗效果不佳等痛点,在设计规模为50万立方米/天的第六水厂实现“数据模型驱动+智能化控制”的制水全流程智能化运行体系,从取水、加药、排泥、反冲洗、消毒到配泵的环节均通过自主构建的模型驱动系统进行精准调节与稳定运行,在提升水质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为水务行业AI助力提质增效提供了“东莞方案”。
五大创新措施,赋能智慧水务
1、水量平衡与取水泵组自动启停系统
基于第六水厂全厂水量平衡建立模型,实时监测配水流量与水位变化,动态调节取水泵机组启停与流量,确保清水池高水位运行。系统应用后,大大减少人工操作频次,且单位取水能耗下降2%。
2、精准、自动投加系统
将历史数据资源化,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实时读取在线流量与水质监测数据,自动计算出混凝剂与消毒剂的最佳投加量,控制计量泵精准执行。系统应用后,浊度与余氯水质提升,混凝剂与消毒剂单位耗量分别降低20%和15%。
3、排泥车结构改造与智能化排泥系统
针对传统虹吸式排泥车效率低、排泥积泥多、排水量大的问题,自主研发“底部刮板浓缩+多通道吸泥+气动阀控制”技术,并利用污泥浓度仪精准控制排泥周期,实现排泥水减量化、排泥自动化。改造后,平流沉淀池排水量减少80%。由于排泥水浓度提高,可直接进入脱水机进行处理,不再需要新建收集池与浓缩池,从而使排泥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减少约50%,占地面积减少约80%。
4、滤池智能反冲洗系统
以周期、液位、水头损失、浊度等多参数为触发条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动态优化反冲洗周期与时长,实现全自动滤池反冲洗。系统应用后,反冲洗清水消耗量每年节约17%。
5、配水泵房泵组优化搭配高效运行
基于实时效率测试与流量-效率曲线分析,优化泵组搭配策略,确保配水泵处于高效运行区间,并根据模型自动计算出变频器运行频率,控制配水泵机组自动运行。应用该技术后,供水压力更加平稳,配水单位能耗降低2%。
截至目前,供水公司在制水全流程智能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已获得7项国家专利授权,并在下属供水厂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在提升水质的同时降低了供水厂药耗、能耗与水耗,实现少人值守,为水务行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智慧方案”。
助力百千万,绘就水务新蓝图
供水公司第六水厂全面实现制水全流程智能化运行,处于全国水务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东莞供水行业智能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供水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技术为墨,深入践行“双碳”目标,推动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双万城市”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田玲玲
来源: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