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围绕居民就业增收、居民保障、服务消费、大宗消费、消费品质、消费环境、限制措施、政策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三十一条措施。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加大生活保障力度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长期以来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展现经济大省人才担当。
此次《方案》提出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其中包括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促进技能人才就业增收等内容。
《方案》指出,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强化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化联农带农富农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落实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居民保障方面,《方案》在生育养育、教育服务、医疗养老、重点群体基本生活四个方面给出政策“礼包”。其中包括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简化补贴发放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水平,2025年推动超4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推动珠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组团融入式托管15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积极推动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允许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提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2025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标准的77%,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等。
消费提质惠民,大力发展新型消费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方案》在消费提质方面提出的措施数量占比过半,内容涉及消费场景及消费品等方面。
惠民行动方面,《方案》提出加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南粤家政”提质扩容。包括用足用好“两新”政策资金,加力推进交通出行、商场超市、酒店住宿、旅游景区等场所适老化改造。推动长者饭堂建设提质增效;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一批市、县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大力培育家政行业技能人才;落实员工制家政企业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等措施。
《方案》提到,扩大商旅文体融合消费。优化“线上预约”,引导旅游景区景点和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馆拓展服务项目,有序扩大接待规模,合理延长经营开放时间。培育壮大“+旅游”等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支持A级景区、博物馆、美术馆等引入餐饮、演艺、研学等消费业态。
积极促进入境消费。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潮州等地市推出优质特色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为来粤外籍商务、医疗和机组培训人士提供签证便利,提高境外旅客在粤住宿餐饮、交通出行、购物支付、通信、就医等环节便利化水平,打造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枢纽城市。
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方面,《方案》强调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用足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分配适度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于资本金政策,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新模式下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
拓展汽车消费场景。争取国家支持我省率先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市探索建立汽车改装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适度放宽新能源车智能化和赛事用车改装限制,
此外,《方案》提到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赋能,打造一批数实融合场景。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深化即时电商应用,支持即时电商平台企业联合社区、商圈等构筑数字生活服务生态。
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围绕物流配送、空中交通、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低空消费应用场景示范。
《方案》明确,有序减少消费限制。用好房地产调控自主权,督促指导各地全面梳理现行购买、转让、信贷、定价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因城施策进行取消或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采写:南都记者 张婷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提振消费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