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市审计局官网挂出《关于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
《审计整改报告》提及,截至2025年3月底,《审计工作报告》反映涉及财政管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等5个方面共202个问题(要求立行立改141个、分阶段整改50个、持续整改11个),已完成整改181个,余下21个尚未完成整改到位(4个已到整改期限,17个未到整改期限),但均已逐一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持续跟踪督导。
《审计整改报告》强调,将持续跟踪督促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见底清零,督促被审计单位履行好整改主体责任,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审计整改的监督指导。
促进上交财政金额0.87亿元
归还原渠道金额3.20亿元
《审计整改报告》显示,去年《关于东莞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发布,其中反映涉及财政管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等5个方面共202个问题。截至2025年3月底,已完成整改181个,余下21个尚未完成整改到位。
此外,按照整改分类的期限要求(立行立改类60日内完成整改、分阶段整改类1年内完成整改、持续整改类5年内完成整改),已到整改期限问题170个,已完成整改166个,到期问题整改率97.64%,余下4个未完成整改问题,有2个是立行立改问题、2个是分阶段整改问题。通过落实整改,促进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57项,累计整改问题金额44.82亿元,其中促进上交财政金额0.87亿元、归还原渠道金额3.20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0.41亿元、调账金额20.35亿元、促进资金拨付到位2.17亿元,以及其他落实整改金额17.82亿元。
《审计整改报告》提到,2024年以来,东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对审计整改作出指示批示19次,东莞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审计整改作出指示批示32次并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要求认真落实改进。
其中,东莞市委审计办、东莞市审计局制定印发《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分工方案》,督促45个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赴有关责任单位开展现场整改督导,并压实财政、国资、水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5个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此外,巡察监督、政府监督等贯通协同监督合力推进整改,东莞市人大财经委牵头开展了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和专题调研,切实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据悉,2024年,东莞市审计局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出具问题线索移送处理书共43份,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审计移送事项均已受理,已收到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处理反馈函件共24份,其他审计移送事项将继续跟踪办理情况;向纪检监察、巡察等部门提交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共50篇,向组织部门抄送审计整改报告9份,市委巡察办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列入巡察重点内容,有力推动加快审计问题的落实整改。
3个镇街已将2073.57万元
非税收入上缴镇街财政
《审计整改报告》显示,关于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5个单位和镇街已将结余资金128.84万元、企业退回补助资金247.25万元及非税收入7137.76万元,共计7513.85万元上缴市财政,并已完成多余油卡副卡注销工作,相关账户余额1.48万元已全额返还至主卡;4个单位和镇街已拨付未及时发放的补助资金608.07万元,并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落实资金拨付要求,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等。
对镇级财政管理审计查出的问题,应整改问题22个,涉及4个镇街,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其中,在预算编制及核算不够规范的问题上,2个镇街已将3205.94万元未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并已规范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
同时,在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上,3个镇街已将2073.57万元非税收入上缴镇街财政;2个镇街已收回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和垃圾处理费共96.04万元并对有关企业非法取水的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有关企业已补缴水费并缴纳罚款20万元;2个镇街通过对往来款项进行核实,进一步强化财政收支管理,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返还在镇属企业列支的政府性支出565.18万元,同时通过账务调整、归还原渠道等方式,对往来款进行清理,避免长期挂账等。
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方面,《审计整改报告》表示,对稳经济系列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查出的问题。应整改问题6个,涉及4个单位,问题均已整改到位。有关单位已通过健全调研工作机制,联合多部门走访企业,做好政策申报、审核和宣传工作,举办政企宣讲活动并联合媒体扩大政策覆盖面,促进政策及时落地,落实政策红利。
同时,关于相关资金发放审核和使用监管不严的问题。3个单位已追回多发放资金15.07万元,并对核实后不符合条件的奖补资金215.50万元作扣款处理,并通过组织人员培训业务、出台追偿工作规程、加强部门沟通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奖补资金发放的审核和追偿款资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已补发社保基金73.80万元
追回违规报销诊疗费187.35万元
在重点民生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方面,《审计整改报告》表示,应整改问题36个,涉及11个单位、镇街和市属企业,已整改问题32个。在项目前期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上,1个单位已对未办理临时用地报批手续的地块进行复垦复绿或恢复土地现状并已缴纳罚款,完成退地手续;1个单位督促有关镇街要按实支付征地拆迁补偿款,有关镇街已完成支付征地拆迁补偿款270.12万元。
工程项目管控方面,其中,4个项目和4个镇街(园区)的部分工程存在现场监管和造价审核不严等情况的问题,6个单位、镇街和市属企业通过强化施工监控、核减工程款项、追责违约主体及完善管理制度等整改措施,累计核减资金1888.70万元,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并构建闭环管理体系。
项目投资绩效有待提升方面,有7个项目的概预算编制不准确,存在工程量计算差错、套价不合理等情况,造成项目概预算多计工程造价的问题,4个单位、镇街和市属企业通过修订采购制度、追责问责相关人员、建立询价评审制度、优化核算标准、核减多计工程款等措施,加强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提高对项目概预算编制准确性,各有关单位已追回多缴税金39.90万元,核减项目预算1080.14万元。
《审计整改报告》表示,在重点民生资金项目审计查出问题方面,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查出的问题,应整改问题8个,涉及2个单位,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其中,关于部分社保待遇事项的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1个单位已加强社保基金支出审核把关和监督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发放准确无误,已补发社保基金73.80万元,追回多发的社保基金56.93万元,对于拒不退回的人员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方面,1个单位已追回违规报销的诊疗费187.35万元和多支付的医疗保险基金0.21万元,同时对违规的医疗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追缴罚款156.65万元。
尚有21个问题未完全整改
将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见底清零
《审计整改报告》表示,从整体情况看,大部分部门单位、镇街(园区)均能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审计整改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剩余21个未完成整改的问题,按整改要求分类,分为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三类。
立行立改的2个问题,均未按时完成整改,主要是1个单位由于外部董事配备不足导致无法办理工商登记,有财政资金挂账无法上缴市财政的问题,需待加快委派人员后才能完成工商登记,并将挂账资金上缴市财政;另外是1个单位对于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不到位的问题,2宗地块需调出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将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范围调整窗口期进行优化。
10个分阶段整改问题上,有2个问题未按时完成整改,主要是全市统一的停车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未达预期效果、工程项目预算编制不严多计工程造价等问题,全市统一的停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资金来源尚未明确、工程项目涉及工程量大和扣减费用高整改相对复杂等原因导致未及时整改到位。另有战略基金投资用款进度缓慢、项目未依规办理转固手续、“数字政府”子项目未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等8个问题,受限于战略基金因审批流程长导致出资滞后、部分项目因牵涉单位多、信息化项目复杂移交仍需时间理顺资产信息、“数字政府”子项目部门职责仍未理顺无法进行资产交接等原因仍需按分阶段工作计划推进整改。
有9个问题需持续整改,目前均未到整改时限要求,主要涉及专项债券项目开工滞后、手续不全,资产权属管理混乱,用地保障不足致工程延期,施工偷工减料,部门协调低效,资产闲置,违法用地执法不力,闲置土地处置率低等问题,受限于资产闲置因配套老旧、政策限制盘活困难,违建房屋处置政策不明,涉及林权需跨部门协同,案件案情复杂、执法程序耗时且当事人配合度低、闲置土地因政企回收价格分歧等原因未完成整改,问题虽未到整改期限但仍需持续跟进整改。
下一步,东莞市政府将持续跟踪督促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见底清零,督促被审计单位履行好整改主体责任,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审计整改的监督指导。市审计局将持续加强审计整改的跟踪指导,推动问题稳步有序解决,保障整改合规到位、扎实有效,将审计整改成果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服务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未完成整改问题的后续整改结果情况,将按要求向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作书面报告。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