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开幕当天一早,这场科技与军事交汇的展会就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参观、咨询。南都记者在逛展中注意到,本次博览会有上千家企业参展,他们拿出各家的明星产品,希望一举斩获订单。同时,无人化、智能化、国产化、低空经济成为了参展产品的亮点。
军博会现场。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企业更需加快自主研发
近年来,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愈加深入,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次博览会上就有多款无人机亮相。
在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智能”),一款系留无人机吸引了多位观众咨询。这款型号为TS-A8系留无人机,以军工技术为基础,采用航空级材质,最大载荷能力为10kg,其大载重能力和双天线定向技术提供了卓越的飞行稳定性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通信中继、视频监控、信号侦察等多种场景。
和普通民用无人机不同,这款系留无人机不用担心电池续航的问题,其通过光电复合线缆供电进行运作,当然,受限于线缆长度,其最高飞行高度为200米,但这足以完成信号侦察等军事场景的需求。
“我们不单单做装备,也不单单做系统,而是从仿真验证到智能集群作战体系,再到无人机电子对抗方案,最后到具体的装备,软硬件协同研发。”卓翼智能工程师邵瑞杰对南都记者说。
卓翼的智能集群实景演练。
更让邵瑞杰自豪的是,卓翼智能此次展出了国产自主可控技术矩阵。以其国产自主智能无人装备为例,其100%国产飞控芯片和军工级加密通信模块,加上Sim2Real智能验证平台AI实时战场感知、蜂窝协同算法等技术加持,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军事装备自主决策、协同作战的强大实力。
“面对当前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一些进口的元器件等都会影响厂家的研发生产,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自主研发,国产化才能让我们更有底气。”卓翼智能工作人员说。
不仅是卓翼智能,博览会上的多家参展企业都表示产品具有高国产化率,且智能化的产品不在少数,比如智能防务、HR型雷达、军智大模型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3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就介绍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产业变革增强,日益成为工业发展新引擎。
低空经济“国家队”亮相军博会
乘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浪潮,低空经济也成为了本次博览会的关键词之一,与低空相关的多家企业竞相参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在珠海航展上成立的“国家队”成员——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时代”),此次也带着“低空+智慧城市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参展。
航天时代于2024年11月19日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公司依托航天系统工程优势、航天电子信息技术和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全链条供应链体系的产业优势,打造智能一体化综合飞行服务平台、低空智能基础设施、智能终端、低空全域安全监管与反制系统、低空+智慧城市治理系统、低空适航咨询与综合试验等核心产品与业务,构建了“云-边-端”+“安-服-用”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架构,具备了向政府、企业、个人用户提供低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系统研发更是100%的国产化。
航天时代工作人员何俊锋介绍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同超10个省市开展了战略合作,参与了超过7个省市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的制定,与15所以上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了合作意向。
就在何俊锋介绍时,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一行三人来到了航天时代的展位,并称此次逛展重点就是低空经济方面的内容。
此外,谈及研发与商业化运行,何俊锋表示,以eVTOL为例,由于适航证、商运证的取得需要时间,目前关于eVTOL的商业化运行很少,所能商运的低空文旅eVTOL项目尚且只能实现载人飞行器从A点起飞到A点降落的场景。“但我们此次带来的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可以实现商业化的。”何俊锋说。
在博览会上,“筑牢低空安全底座,助力低空经济腾飞”“创享安全低空”“低空飞行管理服务”等字样频频出现。
采写:南都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