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致辞。
从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毛羽提出,要更加重视电影的好看性,注重文学剧作;更加重视电影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研究、尊重市场规律;更加重视电影经济;更加重视电影科技;更加重视中国电影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重视培育、支持电影发展环境的建设。
以下为致辞精华:
要更加重视电影的好看性,注重文学剧作。今天中国电影的很多问题,大都在于影片本身的可看性还不强,在于剧本和故事没有生命的温度,还不能和观众产生更多情感共鸣。好看的电影一定是当我们面对人生难题和疑问时,理解世界、探索自我、获取情感寄托、找到希望、勇气和价值的精神慰藉。好看的电影一定要有好看的故事,它引领观众做一次精神上的探险。尽管130年来,电影几乎把所有类型的故事都讲了个遍,但我们始终相信,从篝火旁的传说到虚拟现实的沉浸叙事,电影仍然是今天故事的最高浓度形态,是将混沌转化为意义、诠释人性、提供精神沉思和审美愉悦的最好载体,观众仍然需要有新意与惊喜的故事来传递生存经验,凝结群体,突破个体局限,促进身份认同、社会理解和共情。好看的电影从来不缺观众,去年排名前20名的影片合计票房超262亿元,以不到4%的影片数量贡献了超60%的票房和人次。今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观众人次就有3.2亿。应该说,观众一直都在,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拍出更好看的电影。我们希望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将此视为创作的方法论,回到电影的本源,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发现更多值得讲述的好故事,努力掌握电影讲故事的手艺和技巧。上周,电影局在杭州颁发了夏衍年度荣誉剧本,表彰奖励了两部原创和两部改编剧本,就是希望电影界更加重视电影剧本创作,以夏衍的精神为旗帜,从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要更加重视电影人才的培养。有没有好看的电影,能不能讲好故事,关键在有没有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电影创作者。这些能够把人间的悲欢离合演绎给我们观赏的创作者,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更好的呵护,各电影管理部门和电影公司,都要为电影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10年前电影局开始推出的新力量们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新的导演也在成长过程中,近半年投放市场的影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导演越来越年轻。市场是人才诞生、是好作品出现的最好的土壤。今天,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能够撑起一部电影150亿以上的票房,还有什么样的伟大作品不能诞生?!还有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在这个大市场施展才华?!这样的大市场,一定能够吸引人才的进入!各地电影管理部门、各电影企业要维护好这块宝贵的市场,使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更加良性循环,要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政策,把电影人才的培养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列入电影强国实现计划中。
要更加重视研究、尊重市场规律。电影局一直在提倡周末档常态化放映、提倡影片分线、分区域、分影院上映,希望市场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多样化、个性化,希望内容得到更好的尊重。这两年,影片扎堆大档期定档后票房不好再撤档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平时新片又不敢投放,造成中小成本影片空间变小、年轻导演成长之路变得艰难。今年春节档6部大体量影片造成的竞争性碰伤,极大地伤害了几家公司的元气,希望能给参与同台竞技的公司和其他旁观者带来反思。扎堆上映,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但淘票票平台给出的数据是很现实的,即使春节7天长假,观众购票频次也只有1.32次。要好好总结教训,协会要组织行业研究,一个档期影片的投放量多少合适?过去我们常说,有好影片就有好档期,今天也是有道理的。因此,我们仍然要强调做好周末档,鼓励更多影片重新回归周末档,做好平时,积蓄力量,才能在大档期有更大的作为。
要更加重视电影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各级电影公司的性质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93年后逐步都变成企业;后来进行的发行放映机制改革,提出了市场的概念,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开放的电影市场;党的十六大后,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电影开始了产业化改革。企业、市场、产业成为电影经济的一部分,但说的都是电影行业本身。今天我们提电影经济,是做好电影行业经济本身的同时,电影带动社会大经济发展的概念。所以春节档前,电影局启动了“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的活动,《哪吒之魔童闹海》后,电影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启动了“跟着电影游中国”的活动。当然电影大经济远不止于此。《哪吒》一波品牌授权,让社会看到了电影的巨大带动作用,让社会更加相信电影的力量。这一次《哪吒》的成功登顶,不仅是文化自信的胜利,也是电影经济的胜利。各地主管部门要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影主题活动,与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联系在一起,让内容、创意和科技、经济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要更加重视电影科技。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带动电影艺术的革命;而电影艺术无止境想象力的实现,又会推动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的崛起,为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甚至把电影推向了一种崭新的发展轨道。近年来有影响的电影都是内容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流浪地球》《封神》等开始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哪吒》背后是一百多个动画科技公司的托举。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第二十条》《好东西》《小小的我》《向阳•花》这样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另一方面我们深知没有科技含量的电影,将来在大文化市场和国际竞争中不可能成为主流。不久前,电影局就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下发了通知。电影经过130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把电影推到了空间叙事的时代,观影即体验,甚至观众成为故事主角都会成为现实。这是一条国际上没有先例的创新之路,需要在内容、软硬件研发、产业生态构建、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突破。希望走在探索前面的西部电影集团、河南广电大象元、北京798文化产业园等公司,今年在内容、软硬件和产业生态构建上有新突破,希望拥有大IP数字资产的内容公司积极跟进,在此基础上,电影标准委员会尽快建立国内标准,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更加重视中国电影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电影工作者要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成果,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在开放的气氛中实现中国电影的繁荣。今年3月1日,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服务贸易协议二正式实施。协议规定“取消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不得投资电影制作限制”。从2003年开始的CEPA协议,20年的时间从允许影院投资到允许投资设立制片厂,香港电影终于全部融入内地电影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将配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推动更为开放的政策来促进中外电影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多的国产电影将走向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电影格局的塑造。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定会让更多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产生兴趣,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按市场规律走,打动中国观众的,一定能够打动外国观众。同时,我们希望也正在采取措施鼓励更多世界优秀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彻底改变到目前为止进口影片市场份额严重下降的状况。
要更加重视培育、支持电影发展环境的建设。《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诞生,是有其生长的土壤的。今天的论坛上,我们专门请四川省委宣传部来介绍四川发展电影的经验,还请了上海、江苏无锡和山东乐陵来介绍其鼓励电影发展的政策和做法。据电影局初步统计,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就业率,振兴旅游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出台了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激励政策。为了保持全球创意产业的领导地位,带来持续不断的创造力,在英国,不超过1500万英镑的电影可享受53%的投资返还,1500万英镑以上,可申请40%的返还。美国30多个州都有资助,有的州资助比例最高达45%。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电影拍摄的税收每减免1美元,就能创造出17.75美元的经济活动,而这又会为所在州形成1.88美元的新税收入。我们是在和全世界电影拍摄、制作竞争,希望四川、山东、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出台的政策不仅能够吸引国内电影投资者,而且还能吸引世界电影投资者,从而形成一个让电影创意、电影故事引领文旅、科技、经济发展的局面。
统筹:贺蓓
采写:林经武 余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