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年,广东保险业发生的十大事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1-02-09 22:26

岁末临近,新春将至。回眸过去,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注定2020年是史上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里,广东保险业众志成城,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表现亮眼,大事多,喜事多。

近日,南都记者获悉,在广东银保监局指导下,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2020年广东保险业十大事件评选活动。在全行业报送的2020年广东保险业事件材料基础上,评选出了2020年广东保险业十大事件。

抗击疫情:

广东保险机构捐赠1.58万亿保额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积极应对。在广东银保监局坚强领导下,广东保险业主动作为,应对疫情“大考” ,第一时间发布9大类28项防控措施,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武汉封城一周之内广东共有35家保险机构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员捐赠了1.58万亿保额的保险。

2月份以来,广东保险业坚持“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通过捐赠保险、扩大承保责任、提供便捷理赔服务等方式,精准有序助推企业复工复产,42家保险公司放宽了280多款现有产品的条款限制,主动免费将新冠纳入保险责任。

同时,创新推出进口预付款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同比增长7.68%,有效保障了疫情初期防疫物资的进口,推动保险业支持经济加快恢复正常循环、迈向高质量发展。

精准脱贫:

多举措缓解贫困人口因灾因病致贫返贫

2020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之年,广东保险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品种体系、开展扶贫保险、大病保险和普惠型补充医疗险等多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悉,2020年,广东保险业累计为养殖户提供123.27亿元风险保障,全省支付农业保险赔款10.62亿元,受益农户74.98万户次;开展扶贫保险项目61个,业务覆盖15个地市92个区县237.06万人次(户次)的贫困人口,充分发挥保险在缓解贫困人口因灾致贫返贫的积极作用。

改革先行先试:

自贸区简政放权政策推广至大湾区内地八市

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在中国银保监会政策支持下,广东银保监局将自贸区简政放权政策复制推广到除深圳外的粤港澳大湾区8个地市,并配套印发《关于简化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保险相关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的实施细则》,相关地市银行支行及以下机构、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的主要准入事项及其高管准入事项,实行事后报告或备案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国首个将省内自贸区银行业保险业简政放权政策全面复制推广到省内主要区域的案例,是粤港澳大湾区在重要改革中先行先试的有益尝试,将大幅简化大湾区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车险综改:

广东商车险车均保费下降25%

2020年9月19日,力度最大的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在广东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广东保险业全力落实车险综合改革的各项部署,切实维护车险市场秩序,努力推动广东车险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较好地实现了“降价、增保、提质”的改革目标。

据了解,广东商业车险车均保费下降25%,广大消费者充分享受到降价的实惠。广东商业三者险保额达到169万元,同比上升近7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

此外,商业险投保率相较改革前也有所上升。市场发展更加理性,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明显遏制,行业经营质效进一步夯实,2020年广东车险业务规模和经营利润均居全国首位。

重构农险发展体系:

农险保费创7年新高,保费增速全国第一

2020年是农业保险的基础夯实年,经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由省财政厅牵头联合印发,形成了“1+1+8”的制度体系和“12+8+3+N”的险种体系。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可持续经营原则的基础上,广东保险行业印发《广东政策性农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2022年)》。

截至2020年底,广东落地的农业保险品种达到116个,涵盖价格保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保险+期货等创新领域。同时,通过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农险GIS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保险产品承保电子化服务的全覆盖。

2020年,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红利成效初显,全年农业保险保费26.67亿元,创7年新高,增速超41.85%,增速列全国各省(不含市)第一位。农业保险保额首次超千亿元,农业保险深度提升到0.56%,同比提升30.23个百分点。

重疾新规:

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保险落地

时隔14年,重疾险迎来重大修改。重疾险产品作为健康险领域至关重要的保险产品形态,重疾新规的颁布实施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响。

其中,此次新规中新增的“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成为了本次改革的亮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作为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区域性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将为大湾区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湾区专属保险产品的创新带来发展空间。

截至2020年底,广东保险业先后推出跨境医疗保险、湾区专属重疾险等,提升粤港澳三地居民保险服务便利度。目前,已落地4款跨境医疗险产品、3款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并为超过1万名客户提供保险保障。

“惠民”保险:

13地市推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

2020年,广东保险业在大病保险已经实现全省覆盖的基础上,在广州、佛山、珠海、惠州等13个地市开展定制医疗险项目,累计参保人数1050.87万人,人均保障增加超百万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因其“低保费、高保额”等普惠属性,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消费维权:

人身险涉黑产代理恶意投诉举报大幅下降

2020年8月,广东保险业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黑产代理恶意投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行动。人身险涉黑产代理的恶意投诉举报案件大幅下降,8月、9月环比降幅分别达45.96%、36.1%,恶意代理投诉不断增长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此外,广东银保业还不断完善消保工作机制建设,积极开展投诉调解工作,加大化解保险纠纷的力度;积极筹建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加强保险中介机构监管

从业人员资质分类管理

2020年12月,坚持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双轮监管”理念,在全国范围率先以规范性文件方式出台《广东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管理监管办法》(试行),围绕保险公司中介业务合作的全生命周期,对保险公司中介合作管理提出规范性要求。按照“销售行为分类+执业培训分类”思路,广东保险业率先建立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资质分类管理机制,根据从业人员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划分等级和销售授权,强化从业人员的分类培训和分类管理。

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020年6月30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正式启动,广东银保监局积极构建“监管部门组织引领、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参与、社团组织搭建平台、高校智库联动协作”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清廉文化融入金融监管工作,活动开展凸显政治引领、广东特色、联动共建、价值传递,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广东银保监局系统主动引导,广东银行业保险业积极参与,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寓教于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以“清廉促监管”为落脚点,举办“守初心、话清廉”大讲堂以及“聚合科技之势 数说保险未来”2020年广东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丰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形式,助力广东保险业与先进科技深度融合。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编辑:许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