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孙洁:长三角一体化应加强医疗养老等领域合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1-03-02 17:38

3月1日,南都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在今年两会带来了多个提案,其中她在《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持续加强医疗养老等领域合作的提案》指出,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以来,支持政策频出,经济活力不断提升。除了经济一体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医疗、养老等各类资源在区域内的有序流动,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的同城化。

以下是提案全文:

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以来,支持政策频出,经济活力不断提升。除了经济一体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医疗、养老等各类资源在区域内的有序流动,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的同城化。长三角医疗、养老服务水平比较靠前,各省市政府不断优化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长三角地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较全国其他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养老形势更加严峻,并且在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老年人口流动及异地就医患者流入规模均在逐步扩大。但从目前来看,仍然面临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市场开发不完善、多地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异地养老不便捷等问题,对于更高品质的健康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大的客观需求和实际购买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养老服务壁垒被打破,上海市民选择到浙苏皖三省养老日益普遍。但养老方面存在养老服务缺乏统一标准,服务管理缺乏信息平台,产业促进缺乏省市协调,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等瓶颈亟待解决。

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效,包括: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异地就医,支持异地养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丰富健康养老供给等内容。一体化战略下,必将推动形成民生保障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给予商业保险等社会主体更多创新共建的参与空间。

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健康养老和保障形势更加严峻:沪苏浙皖四地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33.2%、20.2%、21.8%、18.2%,均高于全国17.3%的平均水平;老年人总数达到4322.6万,超全国老年人口的六分之一。此外,除了本地户籍老年人外,长三角地区内部老年人口流动及外来老年人口规模也开始扩大:以上海市为例,2017年 65岁及以上外来老年人口总量达到30.72万人,比上年增加7.97万人,增长35.0%。

长三角地区制度和文化基础成熟,区域间健康养老事业的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一方面,2017年长三角26市以12万亿的GDP总量雄踞内地城市群榜首,各项收入指标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另一方面,上海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的中心,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长三角地区为全国异地就医行为最为活跃的地区,上海是全国异地就医患者流入最多的省市。

为此,孙洁提出以下建议:

立足保险业,加强社商合作,助力推动长三角民生保障事业一体化进程、提升长三角地区健康养老服务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养老保障需求。

(一)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

进一步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和健康养老保障产业的繁荣发展,建设一个开放、交融的市场环境。在与长三角相关地市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合作中,更多运用保险机制,加强商业保险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合力推动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和风险保障体系完善,提高一体化保障水平。

(二)在标准化建设方面

加快养老服务产业标准统一、数据互通的进程,更好承接服务资源的跨区对接。一方面,为未来实现长三角地区健康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与服务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打通保险业与医保、医疗机构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数据共享和保密等相关规则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丰富健康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进一步实现商保、医保跨区域的一体化支付,提高居民就医便捷性。

(三)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

加强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上海等地在科创教育方面的辐射带动功能。从专业人才培养、课题项目研究、平台共享共建等方面探索健康养老专业能力提升新途径,为打造形成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的一体化格局注入源头活水。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

编辑:许爽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1全国两会
聚焦2021全国两会经济热点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许爽1652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