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如何避坑?来看“避坑十一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1-04-02 10:17

“金融消费者教育”专栏

  金融业蓬勃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新骗术不断升级——这是什么?能买什么?该怎么办?诸多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他们情不自禁地高呼“给我一双慧眼吧!”诚然,越是纷繁复杂的世界越需要提升辨析力。基于此,南都财经新闻部联袂广东银保监局、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广东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联合制作,将长期开设“金融消费者教育”栏目,旨在为金融消费者搭建一个跟着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业内专家深入学习的平台。我们将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一问一答释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助您每次金融消费都清楚、明白、有底气。更多的咨询和投诉请联系邮箱:ndfi2019@163.com。

与其他有意投保的消费者一样,小黄通过网络搜索来了解保险产品,但鱼龙混杂、截然不同的消息却让小黄陷入了更大的困惑当中。带着疑问,小黄来到保险机构的客服中心咨询,并整理出了买保险指南——“避坑十一招”。

四大争议困惑投保人

  小黄的亲人患有长期肾病,家庭因病致贫。参加工作后,小黄回想起儿时亲人患病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希望通过保险来规避风险,避免童年的家庭噩梦重演。小黄通过网络搜索保险的消息,但得到的结果却莫衷一是。有人愤愤不平地声称“保险,都是骗人的”,也有人感激涕零并大赞“好在以前买了保险,不然这次家庭真散了”……

  关于理赔,被拒赔的人吐槽“买的时候什么都说赔,出险的时候什么都说赔不了”,可是成功获得赔偿金的人却在广为传播“还好买了保险,分担了损失”……

  关于保单贷,有人提醒称“警惕,保单贷是个坑”,却有人感叹道“保单借款,原来还可以这么用”……

  关于现金价值,有人哀叹“存那么多年,本金只剩那么点”,却有人秒懂现金价值,呼吁“买保险,中途别‘退保’”……

  关于退保,有人散播假消息“找我代理,多久保单都可以退”,却有人议论“警惕,退保后黑社会找上门”……

“买保险十一招”助力避坑 

  那么,保险,究竟保不保险?

  小黄亲自到保险公司客服中心咨询,而保险客服小诚则详细解答了小黄的种种疑虑。

  回到单位宿舍后,小黄整理出了一份买保险指南——“避坑十一招”。

  一.理性选择

  不要盲目信任和追随所谓的“绝佳”“爆款”或“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你真正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产品。

  二.那些你不知道的保险“潜规则”

  (一)“先保谁”:先给一家之主(经济支柱)投保,经济允许情况下,再将保障扩展至爱人、孩子及父母等。

  (二)“保什么”:一般而言,先考虑投保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以及住院费用方面保障,再考虑投保重大疾病及身故等保障,在满足健康和身故保障基础上,才进一步考虑养老或子女教育方面保障。  (三)“保多少”:一般而言,建议保费支出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20%,保障额度为收入的5-10倍。

  (四)“留给谁”:根据产品特性提前指定受益人,在保单存续期间,可根据自身需求,并征得被保险人同意后,办理变更受益人。

  三.验身份、提前阅

  保险销售人员须取得《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证》后方可进行销售,请提前让销售人员出示纸质或电子执业证,确保销售人员具备执业资质,您可以通过扫描执业证上的二维码、登录执业证上网址(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或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热线进行“验真”。

  四.多询问、重点看

  提前询问保单利益,其中,“保什么”“保多久”以及“不保什么”是“避坑”基础,这些信息可在条款的保险责任、保险期间以及除外责任中查阅,另外,重点关注保单是否拥有犹豫期(你是否有“反悔”的时间和权利)、观察期、免赔额,以及关注中途退保金额。

  五.早投保、如实说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职业风险和身体情况的改变,保险费率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年龄增长,保险费率一般会随之增加,因此请尽早配置和完善保险保障;为避免后续出现争议,投保书所询问的事项,如实填告是“避坑”的重要环节。

  六.保权益、留心听

  保险公司会针对一年期以上的寿险保单进行回访,请留意回访询问的各项内容,确保如实作答,如保险合同涵盖犹豫期权益,请留意犹豫期起止时间。

  七.信息变,快修正

  为确保重要信息能及时知晓,当姓名、身份证、通讯地址以及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请第一时间联系服务人员或保险公司进行修正。

  八.及时缴,保护航

  提供保障是保险人的责任,而缴纳保费是投保人的义务,也是保障成立、合同存续的重要前提,请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缴纳保险费,确保保险保障得到延续。

  九.先报案,再理赔

  提前报案能提升理赔时效以及最大化避免后续纠纷,请出险时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

  十.不满意,法维权

  如对产品或服务不满,可先行联系服务人员或全国客服热线;如对处理决定不满,可向保险公司申请复议;如对保险公司处理不满,还可向各地保险行业协会调委会申请调解。如未能达成一致,可通过仲裁或诉讼等其它途径解决。

  十一.黑中介,要小心

  为保护您的权益,请通过合法维权渠道进行维权,请勿轻信黑中介,避免个人信息及财产受到损失。

  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

编辑:周亮1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金融消费者教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