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墨语凝骧——温骧山水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1层4号厅开展。该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展览集合了温骧先生近年来创作的山水画、花鸟画共30余幅。这些作品中,既有25平尺的巨幅佳作,亦有1平尺见方的雅致小品,是温骧先生继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办展后,事隔28年后再一次全景式作品展示。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先生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温骧爱祖国,爱江山,登山情满,观海意溢,大笔挥写龙脉,巧布重峦叠嶂,高山流水,云蒸霞蔚,又植苍松翠柏摇风其间,点染青苔其上簪花醒神,真晓人与自然生命共一体者,真晓致广大而尽精微者,故能得江山之大气象也!”
温骧先生1953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师从于著名画家郭传璋、亚明、何海霞、张步等。青年时期在故宫博物院临摹藏画5年。1991年受全国青联派遣赴日本研修。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5年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2016年在荣宝斋举办个人画展。
温骧先生始终操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守着中国文化的根。通过传承先贤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宏大的精神气质,学养深厚,格调高雅。他的作品自然藴藉,隽永雅趣,传统功底扎实。既有对名山大川的挥翰泼墨,也有对梅兰竹菊的精细点染,在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孜孜探索,成绩斐然。
在展览现场,刘曦林告诉南都记者,温骧的艺术以山水为主,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辅,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与君子是一致的。梅兰竹菊象征的就是人的品性、志向、理想、精神。
“他遵照传统的美学,用了传统的方法来画,这在今天是不多见的。当大家都在抛弃古人的技法,进行热情创新的时候,温骧在传统技法上慢慢磨砺,保持了稳定的样子。
他的山,无论是高山、远山,都用的是传统的皴擦渲染点。他画里的点具有提神的效果。你看他画的树,中间树干很清晰,两边树叶衬托,非常雄秀、茂密。在云烟出没之中,露出一片蓝色的大海,过去的传统山水画没有这样画的,也就是说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些新意。他在慢慢地加,不着急地加,使我们这些珍视传统的人能够易于接受。
他把梅兰竹菊四君子当作人来画。知识分子的个性,就像梅花的个性,知识分子的气节,就像竹子的气节。”刘曦林说。
温骧为人厚道,其画亦如其人。值此疫情期间办展,不办开幕仪式,不举办研讨会,不设宴聚餐,只将美呈现于观众。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5日14:00。
展览现场掠影:
▲温骧(右三)与来宾合影之一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二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三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四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五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六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七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八
▲温骧与来宾合影之九
▲温骧接受采访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