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5月29日,“观 · 自在——蔡志忠观音作品展”在深圳若同画廊开展。此次展览是蔡志忠首次展出三十三应身观音绘画作品,都是最近创作的,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很多作品的创作日期都在今年春天。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9日。
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三十三应身”观音在民间广为流传——观音为渡众人而化众身。蔡志忠自90年代起收集佛像,对佛像的各种手印与体态姿势,以及各种时代佛像的脸孔造型、服饰、佩戴的宝冠璎珞等变化演进,都深有研究。
记者了解到,蔡志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画漫画佛经,于2020年落发少林寺,法名延一。多年来蔡志忠一直在各地搜集佛像,至今收藏数量已达4000余座。佛像成为蔡志忠创作的灵感来源,他曾拜访国内、印度、日本等地的高僧及收藏铜佛的名家,整理出佛像的各种手印与体态姿势,以及各种时代佛像的脸孔造型、服饰、佩戴的宝冠璎珞等变化演进,细到极致。
他笔下的观音,带着熟悉的蔡氏漫画感,灵趣的笔画,丰富的色彩,寥寥数笔,却呈现出一个或端坐或矗立的观音形象,眉目清秀而透着喜悦之意,有些甚至带着几分俏皮。相比与庙宇内慈眉善目、受世人祭拜的观音,此刻的观音好似一个所求得以回应、心愿得以达成的美妙灵魂,抛却一切繁杂,抵达天真欢喜。蔡志忠正是以心手为笔,以观音为像,在妙动的笔画之间,画出了他心中的自在。正如《大般涅槃经》所说,“一切由他,其名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乐”。
若同画廊主理人若同表示,这亦是若同画廊举办此次展览所承载的心愿。在时局多变的当下,人的内心不免会有焦虑,虽然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些什么,但总要做些什么。观心而知心所在之处,观者,内省自身,外察世事;自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为所有观展者准备了心经誊写台,观展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在此誊写一遍心经,并揭下策展团队准备的心愿卡,以艺术的力量与美收获一份独属的自在。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