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广州寒风阵阵,但亲情如同一束阳光,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是我国华南区域最大的肝脏移植中心,近日连续实施了两例高难度亲体肝移植手术,成功为两位终末期肝病患者(患儿)带来新生。
这两例肝移植,一例是58岁父亲为37岁患肝癌的儿子捐献部分肝脏,一例是6岁孩子的母亲捐献部分肝脏救终末期肝病的孩子。
捐献自己的肝脏给儿子移植后,58岁的陈先生来到隔离病房看望儿子。
父、母捐肝给37岁、6岁孩子
37岁的陈先生是一位肝癌患者,自2年前发现罹患肝癌开始,陈先生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大医院求医。
反复十数次的介入手术减缓了肿瘤的生长速度,但也使得他出现肝功能衰竭,若近期无法匹配合适的肝源,陈先生的生命危在旦夕。
陈先生的父亲已58岁,但看着日渐消瘦、面色蜡黄、腹腔日益胀大的儿子,他义无反顾地决定,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移植给儿子。
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和评估,陈先生的父亲符合捐献肝脏的标准,能够施行活体肝移植供肝捐献手术。最终,在1月底成功进行了亲体肝移植手术,将自己一部分的肝脏移植到了儿子的体内。
“过年回江西老家,重点是要休养”,陈爸爸在工地做事,“给人贴瓷砖”,为孩子的手术从广东五华赶到广州。接受采访时,他即将出院,精神头很不错,他说,上午才去看过儿子,儿子恢复得慢一点,但比之前好多了,“现在放心了,看到他一天比一天恢复得好”。
被问到捐肝前有没有顾忌自己年龄已经不小,“没有去想(自己的)年龄,没有犹豫”,陈爸爸说。
6岁的睿睿是一位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为他肝脏供血的最大的血管几近闭塞,使他反复出现呕血,饱受病痛折磨,睿睿的母亲罗女士也为此忧心忡忡。
辗转多家医院、尝试多种治疗方法后,罗女士最终确认,只有肝脏移植才能够挽救睿睿的生命。面对孩子的病情,罗女士决定,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给睿睿,为他带去生的希望。
6岁的睿睿接受妈妈的肝脏移植后,现在康复进展顺利,图为睿睿坐在隔离病房里的床边活动。
供肝手术也能“微创”
两对亲体肝移植手术分别在1月29日和31日进行,在我国著名肝脏移植专家陈规划教授的指导下,手术团队在中山三院副院长杨扬教授、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易述红教授的带领下进行麻醉、监护、供肝获取、灌注、病肝切除、供肝植入等多环节、多步骤的活体肝移植手术。
据介绍,为最大程度减少对捐肝者的创伤,两台供肝切取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微创完成,分别为腹腔镜下活体左半肝和活体右半肝供肝获取,“两位供者的手术分别历时4小时和6小时,术中均没有输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
中山三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易述红在进行腹腔镜肝移植手术。
传统的活体肝移植供者手术中,通常需在供肝者的上腹部取较大切口进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但手术难度相对较大。
为此,中山三院肝脏移植中心在完成数千例成人全肝移植以及数百例儿童肝移植及劈离和活体肝移植手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腹腔镜技术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自2023年4月以来,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该中心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的常规术式。
目前,捐献左半肝脏的妈妈已在术后6天顺利出院,捐献右半肝脏的爸爸也恢复顺利,即将出院。
据介绍,这两台全腹腔镜下的左、右半肝供肝获取手术的完成,也标志着中山三院腹腔镜下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肝移植中心能全面开展此类手术的单位只有寥寥几家。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