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东莞松山湖全力跨市融“城”。
这里的“城”是指科学城。
10月18日,松山湖科学城牵手南沙科学城,稍早前的7月25日,松山湖科学城牵手光明科学城,分别签订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相关合作协议。
湾区科技“三巨头”联手,此番合作引起广泛的关注。
事实上,年初以来,松山湖科学城有关负责人就频繁前往上述两大科学城调研考察。而相关协议签订后,“光明-松山湖”跨市公交假日专线开通。如今每到节假日,一趟趟公交专线,搭乘人员往来两地。
左拥深圳光明,右抱广州南沙,东莞松山湖为何率先破圈“拆墙”?
松山湖主动牵手两大科学城
10月18日,广州南沙首届全球招商引智大会举办,重头戏之一就是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就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战略合作签约。
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对标世界一流科学中心,推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资源共建共享、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科技金融、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推动优质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协作有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25日,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建设四周年之际,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达成《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两地达成的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科技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环巍峨山”科研圈和生活圈,合力创造一体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从公开报道来看,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签订的合作协议对外的发布内容,细节更多,更明确。比如,本次双方合作就特别开通了“光明-松山湖”跨市公交假日专线。如今每到节假日,一趟趟公交专线,搭乘人员往来两地。
“光明-松山湖”跨市公交假日专线。
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2020年7月2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在“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集中连片区域范围内,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出席合作协议签订会议时,东莞市副市长陈庆松就表示,同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和光明地理相邻、人文相近,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打破地域限制,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携手推动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同频共振、互促共进,高质量完成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科技“三巨头”优势互补
先来后到,顺序虽定,但是未来可追。
“三大科学城发展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分工明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相锋分析,三大科学城规划总面积基本相似,依托大科学装置、高能级科研机构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具体来看,南沙科学城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聚焦海洋、能源、信息、生命、空天等前沿科学领域,近年来搭建了以广州海洋实验室为龙头,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和“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为核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为支撑的“1+2+N”海洋科创平台体系。
光明科学城规划范围达99平方公里,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领域,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包括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在内的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
光明科学城。
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区面积90.5平方公里(含水域),协调区面积41.7平方公里,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三大领域,已集聚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同时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即将开工建设,南方先进光源的建设准备工作稳步推进。
这里拥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等6所高校、1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一大批平台基地,构建起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创新生态体系。
李相锋用四个“更好”来形容科学城的联手,“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更好汇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更好衔接国际先进创新制度规则”。
李相锋强调,三大科学城共同营造更为优质的科学研究制度、国际合作机制和要素供给环境,有助于加强与国际科技网络的衔接,为全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出先行示范。同时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一流的创新型湾区提供核心动力。
坐落于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的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宣供图
科研机构、企业乐见其成
科学城间的牵手,于不少科研工作者而言,是乐见其成的。
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松山湖科学城,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
自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每年运行时间超过5000小时,开放时长和效率都处于国际同类装置的领先水平,注册用户超过7000人,已完成1700多项课题。
其中就有来自深圳的合作。“目前已经开展的科技合作主要有两部分。”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党总支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介绍,一个是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项目,散裂中子源积极地参与到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工作,“尤其是项目中的核心部件,1.3G赫兹的超导高频腔,前期的垂直和水平测试都是在散裂中子源园区完成”。
另一个则是基于材料基因组项目而建设的两台合作谱仪。其中,一台合作谱仪是由南方科技大学负责的高压中子衍射谱仪,一台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负责的高分辨中子衍射谱仪,目前均已经建设完成,即将投入运行。
从左往右: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建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已建成)和南方先进光源(效果图)
“以前更多是科研机构间自发的、‘点对点’的交流合作,而如今随着框架协议的签订有望全面的有组织的联动。”李晓表示,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牵手”,有望从顶层的角度进行设计,引导科研机构、企业等有更好的交流,建立更细化和实质性的合作,进而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
他举例,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分列在巍峨山的南北两面,两座科学城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二期)计划今年开工建设。通道建成后,两座科学城车程有望缩短至20分钟,“硬件设备的互联互通,为软件层面的互联互通提供合作基础。”
更多互动正在发生。10月18日,“松山湖科学城走进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产学研交流”系列活动之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专题活动举办。三生制药、先康达生物科技等20余位生物医药头部企业走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专题活动现场。
先康达集团联合创始人薛卫巍介绍,先康达集团研发方向涵盖了Car-T、Car-NK、干细胞、mRNA疫苗、基因药物、细胞药物产业自动化等,合成生物学方向作为细胞基因药物的上游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当前,光明科学城已建立了合成生物集群,薛卫巍表示,“我们就有一种上下游关系,上游即是它们的合成生物学,下游则是我们细胞基因药物研发产业化。也有 ‘左右’关系,也就是产学研关系,合成生物学是交叉学科。我们身处产业一线,可以将研究成果产业化,也可以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为行业输出人才。”
“他们的研究方向非常前沿,完全是当前生物医药行业所需的,非常惊喜。”薛卫巍为活动点赞,他认为本次交流最大的亮点是,企业家和老师分别上台做分享,这个过程大家非常务实,“有些老师的研究成果有望在一两年之内转化,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现场就加了联系方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通过一次次双向互动,筑牢“环巍峨山”科研圈和产业圈。松山湖还将组织园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行业企业走访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实现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科技创新“左右逢源”
梳理这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松山湖科学城的“主动”备受关注。
“我认为是基于松山湖科学城优势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李相锋认为,首先是独特的区位优势。
松山湖科学城位于南沙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之间,是连接两大科学城的天然桥梁和纽带。松山湖科学城可以充分利用“左右逢源”的地理优势,在促进三大科学城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其二是显著的先发优势。松山湖科学城在大科学装置、人才队伍、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松山湖科学城可以与光明、南沙科学城共享创新资源,进一步建立健全三大科学城科技创新体系。
其三是雄厚的产业配套能力。松山湖科学城拥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为光明、南沙科学城创新成果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提供新平台,实现三大科学城合作远大于竞争,更好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华为欧洲小镇。
显然,科技、产业“家底”的增强,让松山湖科学城站上更大的舞台。
如今这里除了拥有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大平台外,松山湖在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新兴产业等方面集聚了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华为为龙头的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基本成形。
今年以来,松山湖更是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推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核心抓手,谋划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科技创新引领地、科技和产业人才向往地,力争今年园区经济总量冲刺千亿元。
身处其中的人就最有发言权。
“最近在作报告,两张图让我很有感触,一张是2011年的,散裂中子源所在的地方还是荔枝林,一张是2024年的,当时的荔枝林已成世界一流的物质科学研究中心。”李晓在2014年来到东莞,可以说是见证了松山湖、东莞科技氛围的变化,科技实力大大增强。
李相锋点评,松山湖科学城主动联手两大科学城,强化了自身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地位,提升战略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三大科学城资源共享,强化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
松山湖科学城正从地理位置上的“左右逢源”,迈向科技创新的“左右逢源”。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从“关键变量”到“最大增量”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走向高质量发展历史性交汇。
如何用好“科技创新”,让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松山湖主动联手南沙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就是最佳实践之一。
三大科学城的建设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部分,因此它们联动效应肯定不限于科学城之间,而格局放大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成为创新湾区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强调不限于松山湖、光明、南沙三座科学城,而是要整个大湾区的共享共建,装置的立项和建设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大湾区未来的发展需求。”李晓表示,今年1月,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先进阿秒激光装置即将开工建设,南方先进光源前期工作推进,大科学装置加速聚集,它们都将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新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利器。
阿秒激光即将开工建设(效果图)
未来湾区三大科学城如何更好联手?
李相锋建议,建议借鉴西部科学城(成都、重庆)、张江科学城“大张江”“小张江”联动经验,率先推动三大科学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交通建设一体化他特别强调一环就是,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
他建议成立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构,负责统筹三大科学城的发展规划,确保各科学城在发展定位、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进而整合与优化产业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半小时科研圈、一小时产业圈”的目标。
从科学城建设,到科学城间联动,再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高山起高峰,高峰带高原的过程。如今主动破圈是开端一步,只有久久为功才能真正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视频: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武仪佳
部分图源:松山湖融媒
南都东莞双引擎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