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低空经济的“四大区域支点”,雏形已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07-04 09:44
图片

湾区潮涌,风起旗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当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正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引擎,重塑全球产业链坐标。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重磅推出政经观察栏目——《旗峰观察》,将聚焦政策动向、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本流动,解构东莞的“发展密码”,为这座“双万之城”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时代注脚。

在7月3日举行的2025年(东莞)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上,东莞的南城、松山湖、水乡经济区+洪梅、谢岗四大区域,分别以——“低空+物流配送”“低空+文旅应用”“低空+跨城运输”“低空+产业制造”“低空+高空作业”五大场景集体亮相。

从物流枢纽到科创文旅,从跨域通联到制造升级,东莞低空经济“四大区域支点”雏形已经出现。
图片

东莞这一波“先手棋”,释放出强烈信号:东莞的低空经济已不是“未来时”,而是“进行时” 。

低空经济的应用,关键在于与区域优势的深度融合。东莞提出,将加快制定出台低空经济扶持政策,积极谋划场景、建设场景、应用场景,推动未来一年内打造不少于10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

此次场景发布,正是东莞立足各镇街优势的精准落子。

图片


南城作为中心城区,是东莞软件信息产业聚集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而数字经济,又是低空经济的基础资源。因此南城有实力聚焦“低空+物流配送”,结合产业园区发展集聚、商贸零售发达、城市中心区、潮玩经济等新形态,构建“低空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南城还提到,将推动建设“湾区数谷”项目,用于推动数据采集、分析、开发等应用,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

图片

松山湖以“低空+文旅应用”破题,将科创基因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这里已聚集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环节企业,涵盖无人机组装、低空飞行、低空保障、航空科普、北斗网格等领域。

同时,松山湖景区等景观资源自带流量,可以用来探索开发低空观光、野营飞行、航拍航摄等特色低空项目。这样的场景组合,既能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又能为低空技术研发提供真实场景测试,可谓是——用科技培产业、产业养文旅。

图片

“低空+跨城运输”对水乡经济区来说,更是战略之举。位于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地理中心的水乡经济区,通过东莞西站半个小时可以通达穗深佛惠等城市。但传统陆路运输仍旧面临拥堵瓶颈。

低空跨城运输可突破地理限制,将水乡打造成大湾区“1小时低空通勤圈”的关键节点,助力水乡向打造“无人机创新孵化及综合服务集聚区”的目标快速跃进。

图片


洪梅的“低空+产业制造”与谢岗的“低空+高空作业”,则指向行业纵深。

处在水乡经济区的洪梅,作为新兴工业强镇,现有的低空经济企业覆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运维服务及飞行培训等全环节,可以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为核心,以低空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发展无人机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飞控系统研发中试等产业领域,推动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

谢岗的高空作业场景则走了一条务实路径,瞄准高空清洁等细分领域需求,替代传统高空清洁模式以无人机进行高多作业,高效清洁幕墙、光伏板、桥梁与高塔、电厂等工业设施,推动低空技术向垂直行业渗透。

图片

高空清洁作业场景。

如今四大区域支点的雏形已现,以场景为牵引,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为依托,形成“应用—研发—制造—服务”的生态。

而且,五大场景的布局避免了“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竞争,用差异化定位,让每个支点都能发挥其“不可替代性”。

那么,未来这些区域支点将如何重构区域经济?

1280x710_66e5030cbc852.jpg

谢岗通用航空制造及供应链项目。

从产业联动看,低空经济可成为东莞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引擎。例如,谢岗的装备制造企业可研发高空作业平台,松山湖的软件企业可提供低空管理系统,南城的物流企业可开发智慧配送平台……低空经济不仅是新赛道,更是现有产业的“赋能器”。

从城市能级看,低空经济是东莞参与大湾区竞争的新名片。在深圳、广州等周边城市加速布局低空经济的背景下,东莞凭借“制造+科创+物流”的综合优势,有望在大湾区低空经济版图中占据“枢纽+节点”的双重地位。

3000x1998_675ac091ca617.jpg

曾有声音指出,东莞的低空经济存在产业链“大而不强”、应用场景“通而不畅”的问题。但随着这一波应用场景发布,现在的低空经济之于东莞,不再是悬在云端的概念,而是扎根于制造土壤、生长于创新雨林、服务于民生需求的鲜活经济形态。四大区域支点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旗峰观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