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方证实,知名学者、作家傅国涌于7月7日病逝。南都记者了解到,身为60后的傅国涌,坚持笔耕多年,留下多本“大部头”历史著作,作品还曾入选山东版高中语文教材。近年来,他更为关注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曾撰文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新书分享会也特意向小学生及家长开放。
傅国涌。
傅国涌是浙江温州人,出生于1967年,家中有多位长辈从事科研与教育,他自己年轻时也做过中学教师。约在世纪之交,傅国涌开始写作,谈历史,论思想,并由业余兼职逐渐过渡到专职。他的作品见于诸多当时风行的报纸、杂志,曾产生深广的社会影响,还有文章曾入选山东版高中语文教材。
笔耕不辍的傅国涌,先后完成了多本“大部头”历史著作,其中包括48万字的《金庸传》。此后,他延续着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 等书籍先后问世。
近年来,他更为关注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曾专门为学生编写人文读本。什么是真正理想的教育?在傅国涌看来,“好的教育不仅要激发人的想象力,还要启发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