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各级医疗机构年诊疗人次超过1.88亿。在这片热土上,如何推动医疗创新从“临床”走向“货架”、从“想法”变成“产品”?2025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医博会”)的举办,正是一次重要的探索。
8月22日上午,医博会开幕。作为第33届广州博览会的核心专业展,本届医博会致力于搭建医疗健康产业“双向赋能”平台,推动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活力。
南都N视频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广州正在走一条由政府搭台、协助医院和企业“交朋友”的创新路径。多家医院与企业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为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活力。
有医院给医生开了个门诊
请科技转化专家当“医生”
作为全国首个由卫健部门牵头的医博会,现场堪比医院企业“大型交友会”,医院也从以往的“等客来”变成主动“找朋友”。
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副院长吴强现场发出合作邀请,呼吁企业、研发单位共同开发针对儿童罕见病的诊疗技术和产品。
他介绍,医院拥有庞大的临床病例资源、专业的诊疗团队以及深厚的临床研究基础,在儿童罕见病领域具有“天然优势”。但由于儿童罕见病的治疗急需“一病一策”的精准化方案,这需要药企和研发机构针对特定疾病进行专门化的研发。“院方可提供关键的临床需求和试验场景”,吴强也现场“掏家底”,展示前沿科研成果,期待与企业共同转化。
为了解决医护们“专利不知如何转化”“创新找不到方向”的痛点,开展前一天,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为医生开了个门诊,叫“科技创新成果门诊”,这也是广州市属医院首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门诊。
这个特色门诊由科技转化资深人士担任“医生”,临床医师作为“患者”。副院长宁波介绍,全院职工通过OA平台“挂号”,提出创新想法或专利转化中遇到的问题。医院会邀请企业端的专家,涵盖专利设计、概念验证、产品销售、工程设计等领域,与医院发明人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对接。
医院想找什么样的“企业朋友”?该院院长田慧舒表示,医院正积极推动“医工融合”,未来计划建立专门的临床研发中心,聚焦三大重点方向:围绕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开发生物再生医学产品;研发人工智能赋能的应急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可嵌入、可穿戴的生物医学产品。
“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打开大门,希望能够找到愿意与医院共同研发、共担风险的企业,共同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最终造福患者。”田慧舒说。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大湾区筑药械创新双行道
人潮涌动中,大湾区医疗合作依旧是高频热词。五年来,“港澳药械通”政策已从最初试点发展成为法制化、成熟化的创新平台。据广东省药监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45家指定医疗机构通过“港澳药械通”引入97种创新药械,惠及居民近万人次。
作为驻港央企,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是“港澳药械通”政策的主要进口商和渠道,承担超过90%的产品进口,肩负着“请进来”和“走出去”的责任。
华南区域总经理霍佩琼向南都N视频记者透露,2024年“港澳药械通”相关产品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40%通过该政策引进的药品已加速完成国内正式注册上市。此外,华润广东医药还协助国产创新药械“走出去”,已协助6家内地企业的创新产品在澳门注册上市。
参照企业代表徐翔石也提到,大湾区是新药引进的重要平台。“我们很重视与广州各医院的合作,四川科伦药业有几款产品在广州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其中就包括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发的三阴性乳腺癌药物,这也是广州地区临床与研究资源的高效协同的充分体现。”
“第一次参加广州医博会,希望在创新药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向广州同行交流学习,借助这一窗口推动细胞药研发进一步发展。”河北泉升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燕说。
参展企业代表张晨博士同样希望借助医博会,展示她所在的通瑞生物制药在放射性药物方面的一体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她希望积极参与国家课题项目,通过与大湾区的上下游企业、客户及医院合作,共同攻克放射性药物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壁垒和难点。
体外“再造器官”试药
类器官为新药研发辟新径
本届医博会还集中展示了类器官、细胞治疗、器官芯片等前沿技术。今年7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模型引导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明确类器官等体外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试验剂量选择的依据。
何为“类器官”?参展企业代表黄敏介绍,从人体提取任意的微量组织,就可以构建一个微器官,能够保持组织来源的功能。比如胰岛类器官能够分泌胰岛素,心脏类器官能够有心脏的节律,肝脏的类器官有肝代谢的功能等。类器官可用于肿瘤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和再生医学。
目前,该技术已在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应用于肺癌研究,通过建模进行药物筛选,帮助临床更精准地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并计划在未来一年拓展至更多三甲医院。
据她介绍,创芯国际目前已经做了3万多例的类器官建模,经过了1万多例的临床验证,开展了80多项队列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比如我们利用林麝的类器官技术,成功在体外培育出能稳定分泌麝香活性成分的类器官模型。这也是全球首个基于哺乳动物类器官的合成生物学突破,可实现麝香活性成分的规模化生物制造。”
作为全国首个由卫健部门牵头的医博会,广州医博会创新推出四级巡馆模式,以全国首个政府牵头的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为依托,精准连接医院与企业,开启院企合作新模式。
本届医博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3个展馆、18个展区,吸引200多家参展单位亮相,涵盖医疗机构、生物医药企业、高端医疗设备企业等全产业链主体。博览会期间举办19场高端会议活动,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医博会特设“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展区”,重点推介本地7款创新药、17款医疗器械。通过AI医疗大会、生命健康前沿领域等活动,推动本地企业与医疗机构、国际企业对接。依托港澳药械通专场(45家指定医疗机构参与),吸引全球资源,打造全国领先的独特宣传平台。
本届医博会将持续至8月24日,为广州医疗健康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穗卫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