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迎来高频调整期。10月14日,饿了么城市骑士公众号发布文章宣布超时免罚新试点“上线”,最重要的变化是平台正在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通过扣服务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时扣款。
此前饿了么在4月就已经官宣在保障用户更好服务体验的前提下逐步取消超时扣款的处罚,降低配送员的超时焦虑。
近期,外卖平台都在逐步落地对骑手劳动权益保障的相关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在贯彻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内容,从关键的骑手端改善行业生态环境,也是外卖行业“反内卷”的重要思路之一。
新华社照片
计分制代替扣款处罚,避免“以罚代管”
饿了么城市骑士公众号的发文以问答形式对骑手群体最关心的问题做出回复,此次发文涉及的“解决中问题”有一则是:“超时扣款什么时候会取消?”饿了么方面回答称:“针对众包骑士反馈超时扣款的取消,平台正在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通过扣服务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时扣款,努力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预计10月覆盖更多城市敬请期待。”
饿了么发文回应超时扣款取消问题。
此前,美团外卖从2024年底开始也在陆续取消超时罚款措施。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早前表示,众包骑手非常关心的超时罚款,美团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平台都以“计分制”代替了原来的超时罚款。2024年12月,美团率先在泉州试点“安准卡”,以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美团方面当时表示,以培训学习代替单单扣款,既给骑手松了绑,也标志着管理思路从“以罚代管”转向更温和、更科学的正向激励。
困在“算法”中的骑手曾经是引起社会热议的话题,随着外卖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的“反内卷”阶段,更多将骑手从“算法”中解放出来的保障措施出台。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饿了么与骑手代表正式签订《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这标志着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诞生。
平台主动纳入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
《协议》对骑手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在劳动报酬章节,饿了么明确表示,平台逐步推进取消超时扣款处罚,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此外,今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中“劳动报酬”章节明确提到: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不应将扣款作为配送超时等情况下的主要处罚方式,涉及扣款的规则和扣款情况应充分征求工会和配送员代表的意见并进行公示。平台、用工合作企业应逐步推进替代性管理方式。回看平台正在逐步落实的取消超时罚款和实行“计分制”都是这一内容的贯彻。
南都N视频记者发现,对于骑手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措施出台变得更加密集。就在昨日,美团外卖上线了“骑手屏蔽顾客”的功能,率先在7个城市试点实行,这一功能主要是为了保护骑手在遭遇顾客辱骂和恐吓威胁后能够维护自身权益。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此前在解读意见稿内容时,曾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意见稿中提到的相关规定不仅体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更在理念上实现了从效率优先到以人为本的转变,通过制度设计平衡企业效益与劳动者权益。而这其实显示着外卖这个一度被视为传统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正在进入结构性的调整,首当其冲就是配送端向“重服务、重质量”改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经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詹婧曾公开分享表示,从今年以来的调研可以感受到,平台正在逐步从被动迎接到主动公开,在治理要求之外开始主动创新“推动算法的公开透明”。同时,算法优化考虑的主体从一元主体到多元生态,纳入更多利益相关者,从最初的只是平台和劳动者,到了合作商、消费者甚至街道社区,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被考虑进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