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最近,在深圳中学龙岗学校(集团)依山郡小学就以学校的结核病防控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健康讲座,龙城公卫中心的工作人员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向学生们讲授了结核病的致病“元凶”、传播途径,到典型症状表现等专业知识。
2025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龙岗区慢病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活动主会场。
在深圳市龙岗区今年的“双万双联”健康促进行动中,这仅仅是其中的一场实践。结核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一直以来都受到卫健局等多部门的重视。今年3月24日,龙岗区启动了“双万双联”专项行动,通过结核病防治知识万场宣讲进校园、万场活动进社区,联动医疗机构、联动社会力量的创新模式,动员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构建起全面参与、全民行动的结核病防治新格局。
率先提出创建“无结核校园”
相比深圳市其他各区,龙岗区学校师生数量占到了全市近四分之一,并且办学形式丰富,有着多所高校。为了做好校园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下称:龙岗区慢病院)2022年就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无结核校园”建设,参照结核病防治科提出的5大标准、七大举措,以3所校园先行先试点带动推进全区无结核校园创建。2023年,再次更新改版《无结核校园工作手册》后,龙岗区卫健局对全区大中小学分类别、分阶段地全面铺开“无结核校园”建设,累计指导建设和验收227间学校,全区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无结核校园”的全覆盖。
从最初3所试点到全区覆盖,龙岗构建起了“区-街道-学校”的“无结核校园”三级防控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龙岗区的结核病疫情的处置效率缩短至5个工作日。“疫情确认后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就到校,第二天就开始组织筛查。”这种快速响应机制使得密接筛查率超过95%,有效阻止了学校肺结核疫情的蔓延。
2025年9月18日,龙岗区慢病院联合坪地公卫中心前往深圳高级中学高中园开展学生结核病健康体检现场督导。
在此基础上,龙岗区今年还延伸了“无结核校园”,将129家教培机构纳入了学校结核病防控体系。发现有教培机构出现疫情后,结核病防治科联合街道公卫中心开展专项督导,并提请区卫健局向教育局发出工作建议。这一举措也使龙岗区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将教培机构纳入了无结核校园防控体系。
结核病防治的“防治管一体化作战”
从“无结核校园”到“无结核城区”创建,龙岗区结合试点街道的人口数量、医疗资源、学校分布、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等情况,制定了“1+N”无结核城区建设实施方案,一套主方案配合多项具体举措,形成政府搭台、卫健主导、多部门参与、群众受益的创建模式。
2025年7月15日,龙岗区慢病院举办龙岗区无结核城区建设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龙岗区慢病院结核病防治科作为核心的专业力量,在患者诊治、疫情监测、质量控制和创新防控策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数据显示,龙岗区每年确诊肺结核患者近800例。在诊治过程中,“患者很多时候不会首先想到是结核,咳嗽时会先到综合医院,胸部影像学检查怀疑结核后就会被统一转诊到我们这里。”结防科主任刘靖元介绍,这种归口模式首先确保了龙岗全区结核患者的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并且能够有效开展后续工作,每个新发现患者都将完成个案流调。
从归口诊治管理到综合防治,现在不仅需要治疗患者,更重要的是要筛查密接者、发现潜伏感染者并进行预防性治疗。
2025年7月14日,龙岗区慢病院带队前往无结核城区健康促进活动现场指导工作。
“低流行”之后的全面防控体系构建
数据显示,深圳结核病发病率已进入低流行地区行列,结核病的防控重点也从以治疗为主向“治疗+预防”转变。以前是发现生病时,想办法治好;而现在结防科的医生们更看重“早点发现、早点出手”,刘靖元形容道,如今的结合病防治更像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要把整个防控链条拉得更长,动员密接者筛查,动员潜伏感染者预防服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覃仕林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