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公布,今年开公司半天搞定刻章还免费

南方都市报APP • 城市营商环境
原创2020-01-01 13:08

广州市制定的《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下简称“3.0改革”),于2020年1月1日印发实施,标志着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启动。3.0改革结合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围绕开办(注销)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电用水用气、不动产登记、招标投标等领域持续攻坚,着力减流程、减成本、减材料、减时间、优服务。 

对比1.0和2.0改革,3.0改革的目标更高,范围更大,措施也更明确,从五个方面提出26项改革任务、82条具体举措。在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看来,3.0改革不仅对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的时间、成本目标更细化,还在对企业市场经营、创新发展以及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都给出明确目标和要求。

一件事、无差别的政务服务

百分百建立“好差评”机制

营商环境3.0改革对开办企业和项目审批提出了更为细化的时间和成本要求。如全面实行开办企业“线上一网一界面、线下一窗一表单”,探索解决企业“注销难”问题。2020年实现商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0.5天办结,全市新设立企业享受首次刻制公章免费,一般企业注销“一事一网一窗”办理。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不超过8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到竣工验收不超过3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不超过7个、审批时限不超过29天,审批“零成本”。 

3.0改革提出“智慧政务”平台建设的具体目标。建设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实现各类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100%、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网上可预约率100%。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共享互认应用。

“一件事”、“无差别”是这一轮政务服务改革的关键词。广州市去年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推出“一件事”服务,开办企业、工程审批等都整合成“一件事”专题栏目。营商环境3.0改革要求,梳理出社会受众面广、关注度高的不少于50个“一件事”目录清单,提供主题式、套餐式集成服务。 “无差别”,意味着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与便利化。3.0改革提出,逐步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民化,提升“穗好办”改革品牌效应。 

2019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政务服务的“好差评”制度。在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特别要求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站点)100%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建立企业建议、咨询、投诉平台。柳立子发现,3.0改革的措施特别关注企业对政府工作、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评价,这是全国主要城市出台的营商环境改革文件并不多见,具领先性。

解决上一阶段难点堵点问题

企业服务细化到人才和创新

柳立子认为,3.0改革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制定者“有直面堵点难点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传递出改革的积极信号”,上一阶段改革的症结,在这次都不回避地提出“解决方案”。 

如电水气接入方面,3.0改革要求,企业需求提前至办理施工许可证核发前实时推送至市政公用服务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电水气快速报装“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供电、供水、燃气、排水、通信等接入服务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市政公用服务窗口,统一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不动产登记方面,取消企业间办理存量非住宅交易网签,加快实现“4个1”,包括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1小时办结、企业不动产抵押贷款1天办结、不动产转移登记与电水气过户一窗联办、不动产交易登记与缴税一网通办。 

在项目招投标方面,3.0改革提出,取消招标文件事前备案,推行招标人负责制,清理无法律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及材料。试行取消财政投资交通项目向投标人收取招标文件印刷费、交易服务费,实现投标“零成本”。鼓励采用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提交投标和履约保证金,推进招投标全程电子化。

“这些对企业的服务,并不是国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但它却表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怀。”柳立子指出,3.0改革的一些措施甚至把企业创新和人才服务都列入了。3.0改革提出,支持创新创业创造载体建设,打造更多新技术应用场景。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机制,改善融资和税收环境,探索实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提供“上管老下管小”组合式暖心服务,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推动人才待遇落地。

在减税降费方面,3.0改革的优惠覆盖到湾区,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优秀创业项目资助等第一批政策事项落地兑现。 

衔接国际营商规则

强化市场主体保护

2018年至今,广州市密集出台三个版本的营商环境改革文件,而3.0改革是首次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写入文件名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是3.0改革关键词,也意味着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有了更高的目标。

“主动对标国际,标准更高,也更符合广州目前的发展水平。”柳立子长期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她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全球一流营商环境,广州是湾区核心城市,营商环境要看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水平,“这是它的目标也是它的使命”。日前,广州市营商环境获得综合评分全国第一,充分证明广州营商环境水平处在全国前列,有对标国际的底气。 

要对标国际,首先要衔接国际营商规则。3.0改革提出,以服务业为突破口,先行先试扩大开放举措,创新外资项目落地机制,争取全面推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争取“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先行先试,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建设粤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如果说国际化是广州营商环境这一轮改革的更高目标,那么法治化就是营商环境改革的根本保障。柳立子谈到,广州具有全国领先的智慧司法、知识产权保护等经验,3.0改革首次把法治化营商环境专章表述,可见对市场公平和法治监管的重视。 

3.0改革提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完善广州微法院、律师通、法官通、移动执行等掌上融合移动服务体系;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构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金融体系,建立完善专业、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特别关注关于市场主体保护的问题,特别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企业家人身安全的保护等,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章规定的。在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中,这些都得到的落实,3.0改革提出强化涉企执法规范性,强化市场主体保护,构建市级信用监管系统,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信易+”建设,建设信用示范城市。

焦点关注
广州各区上一阶段改革经验得到推广

记者发现,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中,对上一阶段广州各区的改革创新经验进行推广。其中,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都是来自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经验。3.0改革提出,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分批整合各部门政策兑现事项,实现政策兑现集成服务。

对于2.0改革提出的黄埔区和南沙区两个营商环境改革试验区,3.0改革要求标准更高,提出高水平建设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建设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打造国际合作新典范。

采写:南都记者赵安然 通讯员 穗发宣

编辑:赵安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