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年货节引来扶贫第一书记直播带货

南方都市报APP • 每日快报
综合2020-01-10 17:57

这几天,快手上一个驻村扶贫第一书记(ID:555309318)很是火热,每天下午一两点,“努力的姚晓佐”(本名姚晓奎)就会准时出现在某个贫困户家里。

1月6日下午,他在一位贫困户老人家里打开直播吆喝:“看这苹果,咬一口,嘎嘣脆,切一个你瞅瞅,(切开的苹果冲向阳光)中间黄色的全是糖心。”镜头里,姚晓奎大口吃着苹果,大声吆喝着向直播间的老铁们展示。说到苹果的好处,旁边的老人不时从旁补充,只不过方言浓重,非当地老铁大概只能零星听懂几个字词,“脆”,“甜”,“个大”。

1.png

直播滚屏的评论里,有人质疑村民的贫困是因为懒惰,身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姚晓奎忙正色解释:“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里的老百姓不仅不懒惰,还非常勤劳、善良。果园里没有干得完的活,农民真的是一年年的在忙碌。当地苹果品质非常好,但缺乏宣传,老百姓守着土地生活,土地上只生产这些农特产,把这些农特产卖出去变了现,他们才能有钱买年货、过好年。”

“你的苹果比外面的贵!”有老铁在评论中质疑。“我们卖给老铁的都是一级果,您下了单,等于签了合同,收到货后感觉不值就联系我。每箱苹果包装里都有一封感谢信,上面有我的签名和手机电话。”姚晓奎保证道。

“发到东北地区是不是就冻了?”又有老铁在滚屏中担心。“您放心,每个苹果都有包装纸袋,里层外层都有保护,如果送到您家发现冻了不能吃,我给您退款。” 姚晓奎再次承诺。

2.png

 

“快过年了,苹果积压,我扶贫书记着急”

这个为贫困户吆喝苹果的扶贫第一书记本名姚晓奎,来自山西航空产业集团公司(原山西民航局),2018年4月,被组织抽调到山西临汾市吉县大田窝村,担任工作队队长,同年8月,兼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据他介绍,在大田窝村,年轻人全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个别中年人留下来,也是因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料。

大田窝村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贫困村,全村有291户,共857人,其中贫困户有99户,为231人,差不多每3户就有1户处于贫困状态。当地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塬梁沟峁地貌,主要靠种植苹果为生,全村80%的村民栽种苹果。“村民还种植了枣子、核桃、柿子等,但从产量、品相上看,还是苹果更有优势。”

图片1.png

说起果园要做的工作,姚晓奎如数家珍:苹果种植是个全年都要忙的活计,冬季需要给果树挨个剪枝,剪枝后下羊粪鸡粪;春天需要人工疏花、放烟雾防冻;等花挺过倒春寒,再人工疏果;疏果的工作刚干完,就要人工套袋了,套袋工作量很大,需要雇很多人来干;此后苹果进入成长期,整个周期要浇6次水;苹果长大后还需挨个卸袋,同时,在地上铺反光膜,以反射阳光供给苹果底部;10月份苹果熟透了摘下来,再挨个剪掉苹果把儿,以免存放时相互扎伤并利于包装……

“全年忙碌就算了,难的是忙了一年还卖不出好价钱。”姚晓奎介绍,村里原来的苹果销售模式是果商——当地的信息部(负责接待果商)——水果市场——一级销售商等,环节很多。尽管也有果商上门收购,但是果商“套路”太多,水果是季节性的,果商进村后一般都是先高价低量收,然后就不收了,等过了季节,再砍一半价格收。村民忙活了一年,卖出的价格往往够不上种植成本。“快过年了,苹果卖不出钱,果农没钱置办年货,我这个扶贫书记能不着急?”

 

“直播非常好,能把大山里的产品卖出去”

快手是姚晓奎驻村前就下载了的,“具体时间记不得了,朋友转给我一个快手视频链接,我就下载了一个快手。” 

图片2.png

最近看村里的苹果积压,姚晓奎心里很着急。“之前看快手上有个大主播一天能卖好多货,想着这个办法不错,就尝试自己也直播吆喝吆喝。正好借借‘快手年货节’的东风。”让姚晓奎没想到的是,扶贫第一书记直播卖年货的行为很快被快手官方关注到,快手官方帮他进行了实名认证。认证后的姚晓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直播间在线人数最多时可达2万余人。

“为什么你的苹果比我家门口超市贵?”直播间里,不时有老铁发问。姚晓奎告诉老铁,苹果分很多等级,勤于管理的果树多产好果、大果,疏于管理的果树多会长出小果、次果。付出成本不一样,当然价格差异大,进价低、风险低、利润大的次果都被果商收走了。“我们上架的都是大果、好果,因为种植成本高,果商嫌利薄而不愿收。过年了,买点大红苹果红红火火多好!次果您留平时吃吧!”经过多次直播历练,姚晓奎在应对老铁客户上颇有经验。

图片3.png

“这个(快手直播卖货)非常好,能让大山里的农产品卖出去,山里不缺好的农产品,缺的是销售渠道,而快手正好就符合这个,不光能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截至1月7日,姚晓奎已帮老百姓卖了将近5万斤苹果,这些贫困群众增收3万元左右。现在咱村的模式是村民——我——消费者,减少了中间商环节,村民增收了。”姚晓奎自豪地说。

 

“我不光吆喝苹果,我吆喝的是脱贫道路”

在姚晓奎的卖货直播中,不时有老铁询问主播身份,“我不是果商,也不是助农民间团体,我是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我不光卖苹果,我还想吆喝出条道来,就是咱们大田窝村能脱贫致富的道儿,我卖的是希望。村民们都关注我了,他们会慢慢跟我学会的。”

姚晓奎说,他自己心里很清楚,电商是村里的新销路、新希望但是村民对新事物很谨慎,轻易不敢尝试。“扶贫最终得村民能自己走,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的农产品找出路,做给他们看,带给他们希望,他们慢慢会自己走起来,就不需要扶了。我很理解老百姓,他们赚点钱不容易,生怕一个不小心付出代价。我得带动,得示范出效果来,他们才肯跟我学。”

图片4.png

据介绍,大田窝村目前的集体经济,只有一个国家投资的光伏电站,年收入10万元左右,贫困户大多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还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我驻村两年了,平时也不见个年轻人,村上的工作有很多表格需要填,想找个懂文字的到现在也没找到。年轻人都走了,打工比种苹果收入更高。”

村里缺少年轻人,可能意味着电商活力难以延续。“我驻村时间还有一年,2021年我走了之后咋办?所以我得抓紧2020年的时间,把大田窝村的苹果品牌化,把快手电商带头玩起来;另外,我还想尝试林下经济,尝试林下养鸡,把果园和快手都充分用起来;还有,俺村很多大娘会做‘千层底’鞋子,做得非常好,有保健作用,很养脚。我也想在快手卖一卖。”

和很多驻村扶贫干部一样,姚晓奎平时都是吃住在村委会,一个月回太原的家里一趟,最近忙着卖年货,已经三个月没回去了。

目前村里还有近80万斤苹果,“我直播尽量卖吧,反正我不偷懒。一天比一天好,不就是希望么。”

编辑:黄朝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