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携广药,AI助中药焕发新活力

南都N视频APP · 每日快报
原创2025-10-17 15:59

“清华大学与广药集团联手,用AI破解千年中药奥秘:小柴胡颗粒的科学解码,古老智慧正以科技语言走向世界。”

咱们老百姓身边,中医药是个既亲切又有点神秘的存在。

家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可能会拿出些草药泡水喝;我们自己感冒了,也可能去药店买一盒中成药。

感觉它挺管用,但要问具体是哪个成分起了作用,怎么起作用的,很多人就说不清楚了。

图片


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也让中医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理解上的障碍。

不过,最近在北京清华大学发生的一件事,可能正在为这个千年难题找到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答案。

这件事的主角,一边是代表着中国顶尖科研力量的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另一边则是咱们国家中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广州医药集团。

这两家单位坐到了一起,不是简单地谈合作,而是要启动一个宏大的计划:用现在最火的人工智能,也就是AI,来给古老的中医药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升级换代”。

清华大学的李梢院士,是这次合作中的关键人物。

他在会上的一番话,可以说把中医药过去发展的难点说得明明白白。

他提到,传统中药研发有三大挑战,分别是“成分复杂、靶点不清、机制不明”。

这话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咱们可以把它说得通俗一点。

比如我们喝的一碗中药汤,里面放了好几味药材,每味药材里又含有成百上千种化学成分。

这就像我们派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去身体里打仗。

首先,“成分复杂”就意味着这支军队里有各种各样的兵种,我们分不清谁是主力,谁是后勤,谁负责侦查。

其次,“靶点不清”是说,这支军队打赢了仗,但我们不完全清楚他们是摧毁了敌人的指挥部,还是切断了敌人的补给线,也就是药物具体作用在了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上。

最后,“机制不明”指的是我们对整个作战过程,比如各兵种如何协同配合,只知道最终结果是胜利了,但对具体的战术部署和过程了解得不够透彻。

图片


正是因为这三个“说不清”,导致了中药研发效率不高,很多时候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且很难用现代科学界通用的语言去解释它的效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而现在,李梢院士和他的团队带来的AI技术,就像是给这支“作战部队”配备了一个超级智能的“作战指挥系统”。

这个系统能清晰地分析出每个士兵的身份和特长,能精准定位敌人的要害,还能模拟出整个作战过程,把战术打法分析得一清二楚。

图片



作为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广药集团有着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网络。

他们看中的,正是清华大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上的前瞻性和硬实力。

广药集团的董事长李小军在会上表示,这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全面的战略升级。

通过AI技术,他们希望把中医药的研发、生产等全产业链都变得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同时借助清华的科研平台,拓展更多的研发资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AI这个“翻译官”,用国际社会能够听懂的科学语言,去诠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从而真正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双方的首次合作,选择了一个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产品——小柴胡颗粒。

这个药方源自一千八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的经典方剂,是很多家庭药箱里的常备药,尤其擅长治疗儿童胃肠型感冒。

但它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里面的几味药材是如何相互配合的,一直以来我们更多的是经验之谈。

这次,清华的科研团队和广药集团就要联手,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给这个千年古方做一次全面的“科学体检”。

他们要系统地、深入地去剖析小柴胡颗粒的作用机制,把它的科学道理讲清楚、说明白。

这个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搞懂一个药。

它更像是一个样板,如果能成功破解小柴胡颗粒的奥秘,那么这种方法未来就可以应用到更多经典的中药方剂上,等于为我们打开了一座尘封已久的中医药宝库。

总的来看,这次清华大学与广药集团的合作,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校企联合,它更像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它标志着我们古老的中医药智慧,正在与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融合,不仅能大大加速新药的发现,让更多老药焕发新用途,更重要的是,它正在为中医药建立一套能够与世界对话的现代科学话语体系。

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AI的赋能下,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的中医药,未来一定能以一种更加科学、更加清晰、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推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