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文艺界的分组讨论上,省政协委员、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欧凯明行色匆匆。
他说自己前几天还在北京为粤剧电影《南越宫词》配音,并到中央电视台录了一期节目,9日才回广州。回来当晚,紧接着在中山纪念堂演出,10日又为广东电视台录了一期节目,11日排了一天戏,12日赶来开省两会,没停过。“太忙了,连周六日都得工作”,自去年以来,欧凯明已经演了100多场戏,拍了两部粤剧电影,工作强度大到连周末都没有。
但即使这么忙,明哥也不忘履职,用自己政协委员身份,继续为粤剧鼓与呼。今年,他提交了《传承弘扬广东红色文化,活态打造红色粤剧精品》提案。
为拍电影瘦了18斤,“翻都得啊”
“明哥,瘦左好多啊!”记者多次采访明哥,明显感觉他今年状态不错。
这一次,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一身笔挺西装的明哥身型颀长、面容清隽。“系啊,为左拍电影减左18斤,翻(打跟斗)都得啊”,明哥笑道。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作为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高徒,明哥文武兼攻,其代表作之一《武松大闹狮子楼》就有从高台上翻下来的动作。
去年是明哥最忙的一年,“排了四台新戏,拍了两部粤剧电影,演出场次有180多场。”明哥话,“我刚从排练场赶来开会,所以有点疲惫。”
“从艺术规律上,是不应该接那么多工作的,但是去年好像特别忙。”明哥去年初参加了央视元旦戏曲晚会,年末还参加了澳门回归20年演出表演,都是“重头戏”。
明哥感慨,往年好像都没有这么密集宣传粤剧,这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特别是2018年10月24日,习总书记视察了我们粤剧博物馆以后,整个粤剧界都非常受鼓舞。不单是我们粤剧团忙,其他粤剧团都很忙,周末都没有休息,连过年的档期都排满了。
刚过元旦,明哥前四个月的工作已经排满了,“很快又要演春班戏了,现在都在排练”。春班戏"是老广过年的重要"年例"之一,有"无戏不成年"的说法。尤其是珠三角及粤西地区,都有"过年看大戏"的习俗。
看着忙碌的明哥,周围朋友笑道,明哥的状态和粤剧的状态一样,大勇!
当年被粤剧大师红线女看中
从13岁开始接触粤剧的欧凯明已经从艺40多年,刚开始在广西合浦学校的文艺班就读,“学校的师傅总是拿着藤条在头上晃荡,逼学生们练功。”那时,他才知道演戏这行饭,不好吃。
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当年练功很严格,练功房里压腿的个个哭得哇哇叫,但正因为这些汗水和泪水,才让我们打下基本功。”明哥说。
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粤剧天赋,欧凯明被粤剧大师红线女看中。她亲自到南宁协商,终于让欧凯明来到粤剧的发源地广州发展。1994年,欧凯明凭借《武松大闹狮子楼》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广东省首届粤剧演艺大赛金奖。1995年,他斩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2017年,他又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欧凯明现在接恩师红线女的班,担任红豆粤剧团团长。
以此成就,在广东粤剧界,明哥又如何能不忙?记者发现,粤东西北的春班戏,很多老板或机构都指定要明哥出场。看戏都是追“角”,明哥的忙,都是身不由己。
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希望多给机会年轻人发展,“我有很多徒弟,今年要多培养年轻人,多让他们上台。”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降低票价
由于粤剧越来越受到重视,明哥也希望发挥艺术的力量,为国家的建设出把力。
为此,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他提交了《传承弘扬广东红色文化,活态打造红色粤剧精品》提案,建议将传统戏剧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将广东众多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红色史诗、红色人物、红色遗址和红色遗产搬上粤剧舞台,打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红色粤剧精品,作为广东文艺新品牌。
在粤剧展演上,他建议将红色粤剧搬进红色资源旅游地。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选取博物馆、纪念馆等人流较多处,设置流动剧场,演出红色粤剧剧目,在社会上发酵形成红色文旅热点,吸纳更多社会群体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在粤剧传播上,他也建议将学生群体作为红色粤剧剧目的重点教育对象,“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得出一条‘传统戏剧从娃娃抓起’的实践传播经验。学生年龄层次越小,越能接受戏剧、培养对戏剧的兴趣,牢记、理解戏剧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因此,在校园阵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考虑将红色题材戏剧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如组织学生走进剧场,或者就近在校观看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山乡风云》等。”
粤剧的市场一直是中老年为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所限制。对此,欧凯明表示,“目前,一张电影票均价在40元左右;而戏剧的门票则从几十到上千不等。以一个三口家庭为例,如果要观看一场高质量的戏剧演出,最低购票费也需上千元。居高不下的票价让普通百姓望而止步,因此建议政府统筹协调、适当采取票价补贴,让老百姓能实现看戏自由,让红色粤剧剧目走进千家万户。”
/人物档案/
欧凯明,现任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兼总经理、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等职,是广东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广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国家一级演员,工文武生,师承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和京剧“麒派”表演艺术家周公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上海白玉兰奖、首届广东戏剧家突出贡献奖等,并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曾主演《关汉卿》《黄飞虎反五关》《天作之合》《红的归来》《刑场上的婚礼》《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剧目,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戏剧人物形象。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编辑: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