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称《公报》)发布,《公报》中提出,将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
察时局关注到,从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将“审批监管”“金融信贷”等列为反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到三次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再到此次提出“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都表明金融领域反腐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同时,2020年将推动金融领域反腐工作迈上新台阶。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领域腐败对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樊大志表示,“金融领域腐败风险往往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腐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
此次《公报》提出,将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表明2020年金融领域反腐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樊大志认为,持续有效削减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是持续从严的核心,也是保持高压态势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深化改革大局、危害金融安全的行为和腐败案件,坚决亮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对于如何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文称,要在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的同时,坚持标本兼治,持续强化震慑效应。
中央纪委委员、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表示,“要结合金融领域腐败案件特点,坚持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弥补制度短板、重塑政治生态协同推进,不断提升查办案件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梳理金融领域落马官员的“双开”通报可以发现,利用自己在金融单位的公权力以权谋私,是这些落马官员的共性之一,因此,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进行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其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向各大国有银行,以及国开行、中信、人保等总计15家中管金融企业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
察时局关注到,这些金融企业之前有内设纪检监察机构,在改革后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派驻,和过去有着本质的变化。
“中管金融企业内设纪委改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徐敏表示,要认真落实好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任务部署,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坚决斩断“金融大鳄”和“金融内鬼”关系纽带利益链条。
据李欣然透露,该组去年查办案件37件,对22名主要涉案对象采取留置措施,涉案金额15亿余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文中也表示,派驻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监督更加有力,为深入推进金融领域反腐败提供强大动力。
去年以来,金融领域反腐动作不断。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至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金融系统违纪违法案件5500余件。
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执行董事赵景文两名中管干部都于去年落马。其中,胡怀邦更是国有金融机构一把手、副部级金融高管。
除中管干部外,金融领域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也有十余人在去年被查,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顾国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亓新政等。
察时局梳理发现,金融领域落马干部来自银行、保险、信托、担保、投融资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多个部门,覆盖金融领域各个方面。
而细分重点的话,银行业又是其中的重灾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朱克鹏在采访中也曾说:“从近年来金融领域查处的腐败案件看,银行业是重灾区,案件多发且涉案金额巨大。”
去年,银行业被查处干部覆盖了从农商行、城商行到大型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众多单位。
就在1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处分通报,胡怀邦被开除党籍,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拉开了2020年金融领域反腐的序幕。
文/马铭隆
编辑: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