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返乡团员之路,东莞交通部门预计,今年年春运东莞市旅客发送量将达3987.92万人次。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其中首次明确:将推行回空方向列车票价优惠措施,鼓励“反向春运”。随着“反向春运”成为大势所趋,也让东莞这个外来人口高占比的城市看到了新的机会。
逆向客流逐年增多
2020年春运从1月10日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东莞市交通部门预计,2020年春运东莞市旅客发送量将达3987.92万人次。其中,东莞市内旅客出行发送量3566.55万人次(市内常规公交发送量3048.55万人次,地铁发送量518万人次);跨市、跨省公路旅客发送量84.04万人次,同比下降24.99%;铁路发送量335.53万人次,同比增长2.30%;水路发送量1.8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与往年相比,2020年春运的旅客出行高峰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春节是近8年最早的农历新年,节前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东莞市返乡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总体数量依然庞大。根据预计,春运开始至春节前的客流占75.13%,客流高峰将集中出现在1月19日至21日,即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七,届时旅客集中出行,对全市的运输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作为每年春运的主力,东莞火车站、东莞东火车站以及虎门高铁站三大火车站在2019年的,春运期间一共输送了旅客306.69多万人次,而预计今年的客流量同比增长2.30%。面对庞大的需求,春运期间,三大火车站,前每日开行列车451趟,节后每日开行列车489趟。东莞火车站加开3趟始发车,临时调整25趟列车;虎门高铁站将每日开行列车159趟,预计春运期间发送旅客达90万人次,同比增长11%。
数据显示,东莞铁路春运客流已连续多年上涨。以东莞站为例,2019年春运前3天到达41027人次,日均13675人次,2019年比2018年同期到达客流量增加了2800余人次。东莞东站,2019年春运前4天日均到达6456人次,较2017年同期的5552人次与2018年的5883人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东莞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从节前预售票和到达客流量的情况来看,今年逆向客流增幅明显,而这些客流均是外省到东莞来探亲的为主。
留莞过年更“经济”
对于父母来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就有乡愁。春节团圆,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回家过年”并不是一定要乘车返乡,越来越多的人在东莞安居,把在老家的父母接到了东莞过春节,也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陈振林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开通了高铁,回家坐车的时间短了,但是春运高铁票还是太难抢,一放票就卖光了,如果开车回家,时间太长,主要是小孩子太辛苦。”从2018年春节开始,陈振林夫妇就改变策略: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接到东莞过年。
他算过一笔账——从东莞回重庆,普通列车便宜但耗时至少20个小时以上;高铁只要7个小时,却一票难求。
相反的是,年前从重庆飞到广州再转到东莞,不仅只需两三个小时,机票最低价甚至不到300元。在陈振林看来,与其费心费力去抢票、开车,让父母提前过来东莞出行花费更少,而且相比较重庆,广东的天气更暖和,老人孩子都比较适应。
石龙镇某日子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肖翰每年都会为企业员工订购春运团体火车票,他说,从这几年的订票情况来看,员工春节放假选择回老家的占大多数,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将家人从老家接来东莞过春节。“特别是干了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在石龙买了房子,孩子在这边读书,春节期间更倾向于将家中老人接来东莞。” 肖翰说,留在东莞过年,也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方式,既免去了回家旅途的劳顿困苦,又能延长与家人团聚的时间。
城市产业升级对人才吸引见效
值得注意的是,“反向春运”引发的关注,与近年城市间人才流向趋势,一定程度上形成“呼应”。自2018年东莞从实施双五入户政策(持有效居住证且累计时间满5年,同时,在东莞正常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且累计时间满5年的)之后,2019年,东莞市又再次优化部分入户条件,越来越多的人入户东莞后,东莞也在逐步成为春运“反向客流”主要目的地。
唐丽的儿子陈吉,就是2016年毕业后到东莞工作的。没有去本科学校所在广州,东莞反而成了他的选择。“二十年前,我们选择来广东打工,每到过年就想着回老家。如今,儿子毕业了留在了东莞,也在东莞购房安家,我们老人自然跟着儿子到东莞过年。” 唐美丽告诉南都记者,平日里她们夫妇就在老家,日常相聚的时间少,但一到过年过节就会到东莞来,“既不影响到晚辈的日常生活,也满足了一家人团聚的心愿。”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东莞户籍人口自2016年开始加速增长,2018年10月15日,“两个五年”新政正式实施,当年户籍人数便暴增20万人,是2017年人口增量的两倍。2018年,东莞人才入户资格(含随迁)的人数超15.2万人,接近此前5年的2倍。
根据东莞的人口发展规划,到2025年,东莞户籍人口达到360万人,到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108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达到500万人。按照去年户籍人口231.59万人计算,户籍人口将增加268.41万人,平均每年要增加17.894万的户籍人口。
今年初,携程大数据显示,以往“务工流”返乡的热门“目的地”,成都、重庆、西安、长沙、贵阳、武汉等城市,都已成为春运十大热门“出发地”之一。而百度地图发布了人口吸引力的指标显示,东莞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仅次于深北广上,排名全国第五。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说,东莞人口增加的离不开政策红利的释放,无论是降低入户门槛还是提升人才政策的分量,东莞近年来都以更加开放的政策举措留住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越来越多的人扎根东莞,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无疑为“反向春运”提供了人口保障。
带来新消费商机
留莞过年,客流无疑为城市带来新商机。东莞也从早些年一到春节便唱起“空城计”的城市,在“反向春运”之下变得“热闹非凡”。
以2019年春节假期为例,东莞7天长假期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82万人次,同比增长2.19%,过夜旅游者达46万人次,同比增长3.32%;一日游游客为536万人次,同比增长2.10%;旅游收入305027.65万元,同比增长0.39%。
阿里巴巴去年春节期间发布的经济报告显示,春节旅行客源地TOP10城市中,东莞位列第八,是榜上的新晋力量。腾讯发布的2019年春节消费报告,春节期间东莞消费力位居全国前十。
从全省来看,消费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如此大的“蛋糕”,哪座城市也不想错过,特别是在城市消费迫切需要找到“新增长点”的当下。
今年以来,东莞全市消费市场实现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7.28亿元,同比增长8.2%。促进消费对释放东莞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上个月,“东莞市2019年-2020年岁末年初‘乐购东莞’促消费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并同时时推动全市23个镇街(园区)联动参与“乐购东莞”,在“乐购东莞”活动期间,这些镇街(园区)将自行组织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整个专项行动持续到今年1月,以此刺激消费。
不仅如此,在春节期间,东莞还有各类富有年味的精彩节目在各大景区上演,部分旅游景点的春节活动还将持续至元宵节前后。全市知名的旅游景点游客人数预计增幅明显,这些都与留莞过年的人员增多有密切联系,同时激活了东莞春节旅游市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指出,随着东莞不断有消费人群的涌入,不仅能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扩张,也能促进城市功能的丰富拓展。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莫晓东
编辑:唐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