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在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晓军就昨日联合5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作出进一步说明。
他介绍称,《意见》当中的“三降三免一放宽”这些措施,很多都是地方金融企业主动提出的,充分体现地方金融企业的担当。“昨天下发的意见是一个急救包”,他如是说,更以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例,现场教授中小微企业如何对接到优惠政策。此外,他透露称,“暖企18条”是阶段性措施,暂定为6个月期限。
“2月1日,为了准确了解中小企业情况,我们通过互联网下发5000份问卷,回收4800多份。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在用工成本增加、周转资金紧张等方面,其中需要融资的企业占比达82.4%,提出需要信贷融资的企业占比达到77.4%,其中资金缺口达到30%以上、亟需融资的有8.6%。”何晓军在会上引用了这么一组最新调研的数据。可见,在疫情影响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激增。
何晓军表示,已经充分听取中小微企业的声音,针对这些诉求,他认为昨天下发的意见是一个暖企“急救包”。
“要用好省中小企业融资的专属平台(即“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服务。各金融机构推出很多金融产品,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并不知道。”何晓军紧接着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上提供的服务做了详细介绍,“目前在平台上建立‘防疫专区’,上线了4种专项贷款,其中有3款与税收相关,即使中小微企业由于疫情暂停生产,根据以往的税收记录也可以申请贷款。其中是抗疫贷在具体条件下最高达2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达到500万元。 ”何晓军表示,希望通过广东省中小融资平台,全年能为5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此外,他还给有需求的企业主支招:“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可以直接与省粤科小贷公司、立根再贷款公司和省融资再担保公司等省内地方金融机构联系申请金融服务。”
何晓军对发挥地方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的带动作用作出了肯定。“《意见》当中“三降三免一放宽”这些广东创新、全国首创的措施,很多都是地方金融企业主动提出的,充分体现地方金融企业的担当。”
何晓军介绍称,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全省小贷公司发出倡议,希望全省小贷公司减免部分费用。倡议发出后,省粤科小贷公司、广州立根再贷款公司提出愿意主动对接疫情防控企业,将小额贷款和小额再贷款利率降低5%-10%。
近年来,省内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收窄,银行机构对小贷公司的贷款规模不断缩小。据了解,目前广东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余额不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对持续经营1年以上的,可再增加融资额度至资本净额的100%。
“为提高小贷公司的贷款能力,所以放大了其杠杆率,放宽优秀小贷公司杠杆率至净资产5倍。”何晓军表示,“此举一方面降低单位营业成本,获得更好地净资产收益率,有利于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供给;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小贷行业的贷款服务能力,扩大了他们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用户的服务能力。”何晓军强调,不是所有的小贷公司都能享受这一政策,只有监管指标良好、积极参与防控的小贷公司,经省金融监管局批准后,方可按此政策实施。
为了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省融资再担保公司也主动提出,疫情期间,所有再担保项目无论大小,对承担风险的部分,免收再担保费用。他介绍称,全省21个地级市所有政府性担保公司,包括省融资再担保公司旗下的10家,需明确取消了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用。对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收取的担保费用最高不超过贷款金额的1%,也就是下降了一倍,原来是2%。
此外,为鼓励疫情防控相关领域企业挂牌融资,昨天出台的《意见》还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中长期、低息的 “四板市场可转债”发行服务,并减免相关企业备案、登记、结算等服务费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高成长板”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允许“先挂牌后补资料”,保证企业可以优先享受线上路演、投融资对接等资本市场服务。并减免初次挂牌费、三年年费及相关机构服务费用。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编辑:熊润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