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返程高峰,入深车辆日益增多,为保障光明区公常路羌下交通检疫站有序顺畅运行,连日来,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持续优化该检疫站交通组织,累计投入约20万元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案例一:因地制宜疏通积水
羌下交通检疫站处于公常路下穿工程交通疏解路段,地势较高且缺乏排水口,2月11日受阴雨天气影响,路侧人行道出现大量积水,影响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造成安全隐患,也给交通检疫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紧急研究对策,因地制宜制定解决方案,沿道路一侧开挖14米排水沟,将积水排至附近的雨水井,利用沥青冷补料填补低洼处86平方米,并及时清理现场淤泥渣土,调用水车冲洗路面,次日即有效解决了积水问题,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案例二:参与雨棚搭建工作
2月13日,深圳普降大雨,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加班加点,积极参与羌下交通检疫站雨棚搭建工作,安装限高标志3套、反光沙桶6个、标志牌20套。2月15日,为保障雨棚更好地发挥作用,该局在雨棚处粘贴反光膜,并安装防水射灯6套、节能灯6套、防水电缆400米。
交通防护到位,检疫工作才会更顺畅。自1月31日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科学增设减速带、防护栏、反光砂桶、提示标志牌、爆闪灯、手持式黄闪灯、太阳能道口标等,总造价约20万元,并根据现场车流实际,及时优化交通组织,疏解交通拥堵。
疫情防控正值关键节点,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除坚持24小时不间断执勤检疫外,还将持续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抓严、抓实、抓细交通保障工作,全力守护好从东莞黄江进入深圳的通道。
采写:南都记者 陈蓉 通讯员 王少娟
编辑:张裕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