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战“疫”一线刮起问责风暴,专家:这轮问责不分官员级别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0-02-20 11:11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场大考,考验着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应对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以来,湖北省至少已对外公开64名领导干部被免职或受党内处分。

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已有多名省市级卫健委(书记)主任被免。在问责官员中,仅黄冈市公布的问责党员干部就有300余人。

而湖北以外的全国其他地区,也分别通报了问责信息,多个省份被问责官员达上百人。

9e276eab49af9d2bbb165d566ec212ec.jpg

梳理各地通报的问责理由发现,“履职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上报不及时”、“瞒报漏报”等成为高频词汇。

有专家向察时局分析,此轮问责体现出力度大、及时性、迅速性、主动性等特点,同时不分地域,不分官员级别。“问责的最终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希望通过此举唤起领导干部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的积极性。”

湖北今年已换5名卫健委主任

察时局关注到,今年以来,湖北省已换下5名省、市级卫健委主任。

1月30日,“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被提名免职,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首位被免职的市级卫健委主任。央视新闻评论其“辜负重托、透支期待,放逐基本职责。”

另一位市级卫健委主任被免职发生在鄂州。2月18日,中共市委组织部官微发布消息,提名免去王时文同志市卫健委主任职务,原任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主任职务因机构更名自行免除。

除了市级卫健委主任被免,湖北省卫健委也执行“换将”。2月10日,湖北省委常委会决定:免去张晋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刘英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上述两职务,由新到任的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兼任。

除以上3名被免职的卫健委主任,今年1月,湖北省还有两个地级市卫健委主任调整。1月19日,黄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任命刘安定为黄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决定免去陆咏梅的该职务。

1月上旬,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健委书记、主任段怀刚,改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此前,原任州卫健委副主任的杨祖旺,升任州卫健委党组书记。

省市级“一把手”易人

在疫情重灾区湖北,省、市级“一把手”也迎来调整。2月13日,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原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接替蒋超良任湖北省委书记。同日,原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接替马国强任武汉市委书记。

除行政机关外,还有湖北省社会团体的官员被问责。疫情发生以来,援助款项和物资从四面八方涌进湖北,而承担主要分配工作的湖北红十字会问题频出。2月4日,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张钦被免职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陈波被党内严重警告和政务记大过;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高勤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以来,湖北省至少已对外公开64名领导干部被免职或受到党内处分。

与此同时,湖北省内许多地级市还分别通报本市被问责官员人数。例如,截至2月1日,黄冈市问责党员干部337人,孝感市问责处理43人,截至2月5日,咸宁市已问责181人,截至2月12日,随州市问责处理77人。

全国多地卫健委书记主任被免

1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防疫战中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通知特别提到,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各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

察时局关注到,全国各省市都对疫情期间领导干部应对不力的问题进行了严查。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天津、浙江、安徽、广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皆公开通报官员问责情况。

例如,1月29日,天津市纪委监委网站公布消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增田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严重失职失责被撤职并被处分留党察看二年,王增田成为中共中央通知公布后首名被公开受处分者,也是早期被处分干部中级别最高(正厅级)的官员。

2月6日,针对备受社会关注的云南大理“暂扣征用”重庆口罩一事,大理市发布通告,大理市卫生健康党工委书记、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杨砚池被免职,大理市工信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方虎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

2月10日,广西南宁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蓝智被撤销党内职务、政务职务。同一天,新华网报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云文清受党内警告处分,主任冯小红被免职,副主任王兴建受党内严重警告。

察时局发现,不少省份通报问责官员超过百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6日,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不力问题230起、处理428人。截至2月10日,湖南省问责干部156名。

官员因何被问责

官员们被问责都是因何理由?察时局梳理各地通报的案例发现,问责理由的高频词汇有“履职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上报不及时”、“瞒报漏报”、“传播谣言”等。

这些被问责的干部,有的因应对疫情乏力;有的隐瞒家属从武汉疫区返乡信息;有的违规参与或组织聚餐;还有的临阵退缩;或是在微信群发布不实疫情信息。

以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卫健委主任曲秋伟为例。疫情发生以来,该区防控指挥部召开工作会议13次,而他在其单位内传达次数不及一半,对上级指示精神传达不及时、不彻底。对于防控措施的制定,其工作态度敷衍,所下发的防控指导文件基本都是转发上级来文,结合该区实际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少。

另外,作为区卫健委主任的他,对全区疫情底数不清楚,所上报信息不精准,对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流调工作指导不到位,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人员的摸排管控不够,应对疫情乏力。2月5日,曲秋伟被免去新华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职务。

察时局关注到,各地还通报了多起村级干部被问责情况。例如,1月24日,湖北武穴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对将有关疫情的不实信息发到微信群的花桥镇柏树林村党支部委员、副主任项江红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同时武穴市公安局对其给予行政处罚。

专家:问责是检验官员政治能力的“试金石”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近期各地许多官员因疫情防控中的表现被问责,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特点,也说明各地都在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的责任。“疫情防控发展到哪里,监督检察就应该跟进到哪里,问责的利剑就应该高悬在哪里。”

对于问责覆盖了从省级到村级官员的现象,庄德水认为,这轮问责不分地域,也不分官员的级别。各级领导干部都处于疫情防控第一线,都有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

“从整体上看,既没有去刻意问责高级别官员,也没有出现挑基层‘软柿子’捏的情况。”庄德水说。

庄德水还表示,从总体上看,这轮问责力度较大,也基本和官员失责的程度相匹配。与以往滞后性较为明显的问责相比,此轮问责总体上还呈现出及时性、迅速性、主动性的特点。

“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来倒查党员领导干部履责不力的责任,从而将问责的关口前移,没有让问责成为事后追责的工具,更好地发挥了问责的效果。”庄德水说。

他还强调,问责的最终目的不是惩罚,而是通过此举唤起领导干部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的积极性,更加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举一反三,防控于未然。“问责是一块试金石,检验出官员的政治能力。”

文\林方舟 韩佳良

 

编辑:潘珊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