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有多在乎隐私?报告:8美元可买银行余额、指纹、通讯录信息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0-02-28 19:29

南都讯 记者李慧琪  在个人信息裸奔的时代,线上隐私数据在人们心中的经济估值到底是多少?近日,美国智库“科技政策研究所”(Technology Policy Institute,TPI)研究发现,德国的Facebook用户希望平台每月支付他们大约8美元来分享他们的通讯录,而美国用户只需要3.5美元。

当地时间2月26日,TPI最新发表的上述研究引发外媒关注。据了解,该研究通过观察美国、德国、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和阿根廷这六个国家网络用户的习惯,首次尝试对普通用户隐私数据的经济价值进行量化。

屏幕快照 2020-02-28 下午6.51.01.png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国家地区的用户对隐私数据估值的差异很大。在六个国家中,当互联网平台分享用户数据给第三方机构时,德国人期望获得的付费金额最高,美国人紧随其后。

其次,不同类型的隐私数据在用户心中的估值也不相同。人们普遍认为银行余额等金融信息和指纹数据等生物特征信息的价值最高,个人的位置数据价值最低。

例如,如果互联网平台要采集银行余额信息,用户要求每月支付8.44美元;采集指纹信息要求每月支付7.56美元;如果互联网平台采集或者阅读用户个人短信,每月需支付6.05美元;如果是采集用户提取现金的信息,则要求每月支付5.8美元。但相比之下,如果是采集个人位置信息,平台每月仅需付用户1.82美元。

整体来看,在数据类型、国家/地区等变量统一的前提下,女性比男性对隐私数据估值更高,老年人比年轻人对隐私更重视。此外,研究还发现,人们对隐私的重视程度和收入差异没有相关性。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TPI的主席兼高级研究员Scott Wallsten表示,“量化隐私的价值对于目前提出的隐私立法或者监管政策分析都是十分必要的。”

据悉,美国国会目前正在推动制定第一部隐私保护法,但是一些监管内容仍然在讨论当中,何时能够出台尚不得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专家提出,可以用一些变通的手段来遏制数据滥用问题,比如对用户进行经济补偿,而不仅仅是全面限制互联网公司采集用户的隐私数据。

这样的做法已有先例,美国2018年通过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以及2019年10月推出的配套实施细则草案中已有相关规定。比如,CCPA中规定,企业可以为个人信息的收集、出售或者删除提供财务激励,包括向消费者支付赔偿金。

此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也提出过类似做法。他解释称,在那些不涉及到人格尊严等高度敏感的信息领域,可以允许用户和企业之间以经济交易的方式来变通知情同意的规则。他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缓解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利益、产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

编辑:蒋琳

5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蒋琳5.01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