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电话卖了22年一朝上架电商,滞销青枣变爆款!性价比是王道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0-03-07 11:25

750x450_5e569780093fe.jpg

靠打电话卖了22年青枣的惠州惠东县梁化镇农户巫运宏,从未想过自家青枣一天就上线了电商平台。上架京东“京心助农”专区后,当天就成交了近300单。“青枣的转化率不错,单量一天比一天多,效果比我原来预想的要好。”

每天翻看用户评论的巫运宏盘算了下,如果一天能卖出1000单的话,就比过去的线下销售还要好,他和合作社的农户们也不用担心果子滞销。据了解,惠州青枣是“南都·京东助农广东专线”(以下简称‘助农专线’)3月4日上新的另一大单品,此前接收到农户求助信息后,已上架乐昌马蹄、惠州番石榴、龙门年桔、连山沃柑。其中,马蹄现已卖出超50吨,是“京心助农”专区的爆款之一。

打造爆款、提升转化率也是不少求助于助农专线的农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助农专线自2月15日上线以来,南都记者梳理求助信息发现,疫情期间,销售困难的农户们大多依赖线下渠道,对电商平台的选品、定价等流程较为陌生,无法做到及时上架,开展线上销售。

3月6日,京东生鲜特产馆负责人李学伟告诉南都记者,对于滞销农产品,性价比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农户在定价时可参考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其次,产量大、市场认知度高,且已在当地形成相应产业带的农产更具竞争优势;此外,农产品稳定的品质是消费者复购的基础。京东生鲜除对农户进行电话摸底之外,还会就近委派京东开放平台运营商进行实地走访、对接,以实现快速上架。

微信图片_20200307003442.jpg

巫运宏忙着采摘青枣。

 

青枣一天即上架“助农专区”

巫运宏告诉南都记者,自家种有200多亩青枣,再加上巫氏青枣合作社的1000亩,滞销量高达数百万斤。此前,青枣并不愁销路。线下收购商每年电话订货,还固定为百果园等果蔬零售商供货。

青枣的成熟期是2-3月。然而,今年的果子成熟晚,零售商选择到其他区域采购,错过了上市的时间。电商方面,巫运宏曾对接多个大小平台,寄样品、谈推广等耗费大量时间,越来越多成熟的果子落地,等不起。

梁化镇是惠州青枣的重要产地。该地的青枣以甜润、爽脆而出名,种植年份已久,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8年开始种植青枣的巫运宏,是村子中第一批种植青枣的农户。“尝了青枣后觉得味道不错,第一年就跟着种了3亩,现在,200多亩果园有40多万斤果子。”

助农专线上线后不久,南都即收到了梁化镇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受疫情影响,大量青枣滞销。据梁化镇相关部门介绍,目前仍有2600多吨青枣待解救。如不及时采摘,只能任由它变黄掉落,农户一年的劳动成果随之白费。

收到滞销信息后,京东生鲜以京东惠州特产馆为承接平台,得知巫运宏等农户有现成的包装,一天时间即上架助农专区,并由京东物流发货,下午两点前的订单均可当天发货。

“我跟他们本来就认识,也知道他们果子的品质,省去了不少时间,对接当天就上架了。转化率不错,有10%。”京东惠州特产馆运营负责人冯敏贤告诉南都记者,感谢媒体的助推。上线当晚,南都在官方微信发布了帮农户带货的创意条漫,零点的成交单量接近300单。

巫运宏每天刷用户的评论,看到一片好评,他定下一天销售1000单的小目标。“青枣的采摘时节即将过去,希望能快点卖完。”

 

消费者更看重农产品的性价比

同巫运宏一样,随着疫情发展,为尽快卖光滞销农产品,不少农户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标。南都记者梳理助农专线上线以来的求助信息,并对农户回访后发现,他们大多不懂电商运营,销售渠道单一,缺乏对接电商平台的资源。

对于他们而言,最关心如何快速上架助农专区,获得电商平台流量扶持。李学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话回访摸底后,京东生鲜品控人员会与农户沟通品质要求,受疫情影响不能实地查验,也会委派当地的京东第三方商家实地走访,联合把控品质,并指定当地特产馆作为承接平台,资质审核通过后上架销售。“当地的商家对本地农户较为了解,由他们共同核查产量和种植面积,体验产品后再共同决定是否上线。”

据京东生鲜介绍,广东省内目前滞销的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和禽类为主。农产品的品类多且精,如青枣、番石榴、杨桃等。不过,广东省内的农产品多瞄准中高端群体,品质好的同时,技术投入、人工成本高。

上架电商平台后,转化率、复购率、日订单量均是农户们关注的重点。对此,李学伟向南都记者表示,爆款的本质是性价比。口感差异化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最关心价格。因此,定价尤为重要农户们可参考不同区域、平台的同类产品价格,保证品质的情况下,稳住价格才能有较好的转化效果。

“乐昌马蹄的复购率特别高,有用户一次买几十箱。”李学伟称,作为助农专线上线的首个农产品,乐昌马蹄虽然偏小众,但定价适中。在媒体和电商平台的助推下,品质得到用户肯定后,经过再次传播,卖出超50吨,日订单量达2000多单。

另一大决定因素则是产量。据京东生鲜,部分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已形成产业带,商品的认知度较高。同时,种植户之间容易形成联动,有一定的服务能力,熟悉物流发货流程,可保证用户体验。

疫情之下,直播带货是农户们推广农产品的首选。京东翁源特产馆运营负责人朱冠威告诉南都记者,马蹄上架助农专区卖爆之后,他一直想尝试产地直播。仓库中现已备有上万斤农户送来的马蹄,希望借助直播减少损耗。

对此,李学伟告诉南都记者,京东直播已经开启了“京源助农”专区,帮助农户以直播的形式清滞销。目前,各地政府官员搭档网红主播的模式最受欢迎,两人分别负责介绍当地经济、地理环境和活跃气氛,带货量很可观。另一方式则是产地直播,展现当地自然环境,消费者能看到现场采摘、发货环节,但对主播求较高,需要与观众保持互动。

微信图片_20200307003845.jpg

南都-京东助农广东专线目前已上架的热门农产品。海报设计:金国华
微信图片_20200307004013.jpg

【卖货指南】

滞销农产品怎么才能卖得好?

  • 关于定价。要参考同类商品在电商渠道的销售价格,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稳住价格,不要坐地起价,才能有更好的转化效果;

  • 关于选品。要重视产品的等级筛选,分级定价,且不能以次充好,发货时对于品质有瑕疵的产品,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做好拣货工作,避免客诉;

  • 关于产品包装。不要因为节省成本,就马虎包装,生鲜产品的包装要仔细,这关系到一个新客户是否有可能成为咱们产品的老客户,切勿因小失大;

  • 关于物流。发货要选择靠谱的快递公司,初级农产品对于发货时效要有非常高的要求。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南都商业数据部出品
策划统筹:甄芹 石力


【相关报道】

上线11天卖出50吨马蹄,助农广东专线造爆款,后续还有尖货!

助农广东专线首批农货火速上架!乐昌马蹄、惠州番石榴谁先卖爆?

惠州番石榴丰收遇滞销,求救京东生鲜两天敲定上架,凭什么?
乐昌滞销马蹄上线京东两天卖出15吨,多地求助南都京东广东专线

买新鲜蔬果也是做贡献!南都联合京东独家发起“助农广东专线”

三亚芒果、都江堰草莓发出“求救”,京东生鲜开绿色通道帮卖货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