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53
记述/摄影:叶小楼 (民航飞行员)
我经历了身在民航业的第一个寒冬
我是一个并不太关心外面事情的人,互联网时代信息太多太杂,往往来不及分辨,我自以为缺乏分辨的能力和精力,看到广为流传的信息最后被辟谣像是一个人在脸上狠狠挨了一个巴掌。关于这次疫情,直到钟南山在电视上确认人传人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去药店买口罩,但那时候上海的药店已经买不到口罩了,懊悔自己有些后知后觉。
作为民航飞行员,我需要经常带着行李出门,所以我并不喜欢旅行。工作之余我的活动范围大多不超过五公里,基本步行可达,所以疫情导致的小区封锁没有让我觉得多么憋闷,对日常生活也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只是打乱了我曾经习惯了十年的节奏。
这些年民航业处于长期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坐飞机出门的人越来越多,民航人长期处于满负荷的运行状态,整天喊累。2020年民航最新运行规范R5正式实施,将飞行员的年总飞行时间从1000小时减到了900小时,这意味着工作的强度降低了10%。大家都在关心这次改革会催生怎样的新薪酬制度,因为人很难习惯降薪这个现实,而我们的消费水平也一直保持在和当前收入水平匹配的状态。
整个一月份,虽然疫情越来越严重,但我的航班都处于正常的运转节奏。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我从西安回到上海,休息两天准备开始继续飞行。后面的航班安排早已公布,但接下来两天里我接二连三地接到航班取消的通知,直到最后我已经公布的航班取消殆尽,公司通知会安排飞行人员休息半个月飞行半个月,每个月的飞行小时减到了20-30小时。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民航的第一个寒冬,而这发生在一个春天。
飞行计划一天内改了五六次
回头看,整个二月份,我飞了六个航班,不足30小时,这完全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由于过年没有请假回家,父亲在一个工厂上班走不开留在当地,我想着春节过后回老家看看父母,现在看起来回老家要至少推迟到五六月份了。
听父母说老家那边的县城同样管控得特别厉害,工厂里的员工本来有1500人,后来有些人在春节前后离厂,封厂的时候厂里只剩下不到一半。春节那天母亲是和父亲一起在工厂里过的,本来打算过了春节就回自己家,结果被迫多呆了十几天。
我在上海的生活似乎一下子闲了起来,每天都是在家里度过绝大部分时间,两天出去买一次菜,带好口罩和手套。有时候也会在网上买菜,所谓无接触快递,都放在小区门口,让居民自己去拿。
而我执飞的那少量航班上,旅客也寥寥无几,由于始发地都是上海,所以去程经常就几个乘客或者十几个乘客。航空公司主要靠回程赚钱,但是回程的客人也不是很多,国内最火爆的京沪快线也经常由于旅客人数的原因取消合并,导致我们的计划一天内改了五六次。
抗疫是一场波及到每个人的战争
本来对于民航相关企业,尤其是航空公司来说,春运是赚钱的好时机,每年都会有很多加班以增大旅客运输量。但是今年不仅没有加班,连正班都取消了50%以上,而剩下的航班客座率也很低,有些航空公司两三个小时的航班机票最后打折算下来不到50元,在以往的春节前后,这是不可想象的。
偌大的浦东机场,航站楼里空荡荡,几乎没什么人,只偶尔有几个外国人。记得疫情初期有一个外国乘客在机场和我搭讪,问我为什么带口罩,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时候病毒还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注意,他笑着祝我好运,因为我去的地方不是武汉,而他要去的地方是清迈。
抗疫是一场波及到每个人的战争,损失很大,牺牲很大,有过愤怒,也有过感动。如今上海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菜场里人多了起来。上班日早八点,窗外的高架上车子川流不息,早高峰晚高峰路上又堵了起来,但学校的开学日期迟迟没有结果。
唯一让人觉得不安的事情是病毒在国外又大肆传播起来,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地感染人数迅速上升,而且有了回流现象,首尔到上海和青岛威海等地的机票都涨到了几千甚至上万元,这不禁让人再次担忧起来。
机场不再控制流量 而是控制病毒
虽然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航班逐渐恢复到一半,但就我飞的机型空客320来说,涉及到日韩的国际航线,机组都要在家隔离14天才能再次执飞,因此未来的举措也许是一套机组连续飞几天日韩航班然后在家隔离十四天。
目前看三月份的航班还是不多,几天后要飞一班上海到天津的航班,现在的旅客显示去程为2人,回程为6人,如果一直没有旅客增加,也许这个航班会被取消或者合并。年轻的飞行员从来没见过这种航班量大幅减少的情况,老一些的飞行员可能在非典期间经历过。
机场机坪上停满了各种各样涂装的飞机,空中的飞机则非常少,以前航班都是求着管制员能不能直飞一下,可以早点回家,现在不用求了,都是主动让你直飞。
坐飞机的人特别讨厌的一个词叫“流量控制”,其实飞行员也特别讨厌这个词,眼下在机场你不会听到它,因为我们控制的不再是流量,而是一种病毒。老实说,我甚至有点怀念之前“流量控制”的时候,毕竟那是一种多么有活力的状态啊。
我们要面对世界,但终究是面对自己
这次疫情影响到了所有行业,民航只是其中的一个行业,而且看上去疫情还只是在中国得到了控制,国外正在不断恶化,所以国际航班仍然面临着挑战。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继续配合政策,严防死守,不敢放松。无法正常复工的人正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以我个人为例,这几个月收入可能会缩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个春天极度寒冷,但往窗外看出去,玉兰花已经开了,暖阳即将到来,只是还需要坚持一段时间。不管如何,生活是我们始终要面对的,不会差到哪里,也不会好到哪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面对一切。
疫情期间我最大的收获也许是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家人,并且是全天24小时的相处,做点家务,养花换土。由于健身房没有开门,我在家里做了些徒手的锻炼,每天大约做两三百个俯卧撑,坚持一个多月后身体有了显著的变化。
虽然休息的时间多,但是居家的生活十分琐碎,读书反而少了一点,这几天打印了美国诗人史蒂文斯的长诗来读,此外还读了美国诗人阿什贝利的诗集,他们再次更新了我。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也是我的床头读物,这次疫情是对全球的考验,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考验,我们要面对世界,但终究是面对自己。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战疫口述实录
编辑: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