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进隔离区、第一次做发型师、第一位患者出院…… 从1月24日到现在,来自清溪医院内三科的护士陈秀娟,在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而这些都成为了她生命中宝贵的记忆。一个多月的时间,陈秀娟坚持每天写战“疫”笔记,记录每天救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感受到陈秀娟的责任、担当、勇敢。以下是陈秀娟的战“疫”笔记摘录:
第一次出车
今天一上班,电话就响起来,需要出车到长安医院接确诊病人回第四病区,这是我第一次出车,整个人绷得紧紧的,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按照程序穿好防护服,和医生、司机坐上救护车出发长安。
确诊病人是一对夫妻,女患者一直哭着说不去医院治疗,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情绪有点不稳定。我走到她的旁边说:“我也是做妈妈的,每个当妈的都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包括我自己,有家不能回,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尽快接受治疗,早一天治好就能早一天回家”,我递给她一块纸巾,没有在继续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她收拾行李,当她进入到隔离病区时,向我说了声:“护士,谢谢你!我的心里突然暖暖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涌出。希望她们能早日康复!希望这次疫情能快点结束!
第一次做发型师
今天下午,我做了人生中第一次发型师,我帮同事剪了头发,她也帮我把长头发剪短了,只是为了方便工作,如果能用我的长发早点结束这场战疫,我宁愿剃成光头。如今虽然自甘寂寞,远避山上,但却依然时常会有些身不由己的悲哀。可是最近我已经懂了,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第一位患者出院
今天一大早就听到一个好消息,一区的一位患者出院了,这是东莞首例治愈的患者。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时刻,对医务人员而言,是连日的无畏付出最好的回报,对战胜病毒增添了百倍信心,期待更多的患者能自愈出院,让我们一起打赢这场胜仗。
第一次进隔离区
今天一早,我怀着十分紧张的心情去上班,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准备进确诊隔离病区。在病区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间病房住着一家三口,小孩只有11个月,看着满头都是因打针头发被剃过的痕迹,心里难过了起来,我伸手去抱抱他,可他怕陌生,哭了起来,真心希望病毒快点离他而去!
戴着两副手套去抽动脉血,手感不好,又加上护目镜戴的时间一长就起雾,抽血就困难多了,后来,一起上班的同事告诉我一个技巧,他说护目镜起雾时,打开暖炉对着护目镜吹一下,雾很快就没了,我试了,方法果真有效。
在这住院的患者太多半是在不知情的环境下被感染的,和家人的分离,对疾病的恐惧,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很大,对我们而言,做好心理护理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让他们勇敢面临,努力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出院。
第一次患者集体出院
今天又传来了好消息!九院3位新冠肺炎治愈者集体出院,看到他们的背影,我感慨万千。祈祷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祈祷这场灾难早点过去,祈祷有更多的患者能治愈出院,早日和家人团聚!
第一次心情低落
今天我的心情如天气,内心有些五味陈杂,当我来到科室时听到,“昨晚上18床在不吸氧的情况下,血氧才94%还有胸闷,复查胸部CT比之前严重了,后来转去ICU了”,心情不由自主地低落了,今天本来很高兴想告诉他,今天又有病人治愈出院,他爱人的鼻咽拭子结果转阴了,可当ICU回复:他插管了,送人民医院重症了,当时大家都沉静了下来…….
疫情下的东莞,疫情下的我们,疫情下的每一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很多朋友、家人经常问我:你在那边情况怎么样?其实我只告诉他们:在这里的人都很辛苦,包括每一位生病的病人,也包括战斗一线的医务人员,包括每一位付出的人……
等你好了 我们做朋友
今天上P班,习惯性接完班就到每个病房查一下房,查到31床时,病人问我:“陈护士,我怎么还发热呢?和我一起住进来的17床都没发烧了,今天是第三天,怎么办?”,从她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焦虑、祈求。
我耐心地说:“阿姨,不用担心!发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看了你这几天的体温,虽然有点波动,但是总体趋势还是往下降的,只要咱们都听医生的,耐心点,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只见她眼角泛起泪光,对我说:“其实,现在最担心的是我老公,他也感染了,现在还在ICU,我又联系不到他,又不知道病情如何?”
在我向主任说明了情况后,我们把从ICU得知了他丈夫病情好转的消息转告她时,阿姨紧皱的眉头松了,脸上还露出了笑容,临走时,她拉着我的手说:“陈护士,谢谢你!我真想有一天能看看你的真面目,我说:”只要你坚持下去,病很快就会好起来,到时候,你可以加我微信,我们做朋友。阿姨接连点头说”好,好,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病区,我们不仅是救助,更多的是陪伴、倾听和交流。
疫情不退,我不回……
早上十一点多,护长在护士群问大家三个问题,符合的请报名:1、孩子小于3岁的护士,2、想申请回原单位的护士,3、自愿报名去望牛墩上班的护士。当我看到这条信息,心里很感动,但没有报名。家人常问我累不累?我说累,但也不累,因为这里的人互助互爱,这里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疫情不退,我不回……
“娘家”的温暖
清溪医院领导对我们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关心无微不至。本今天院领导准备到我家慰问,可是,丈夫因上班未能抽出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领导的心意我早已收到了。
在九院战疫这段时间,经常收到院领导的嘘寒问暖,告诉我有困难要及时向他们提出,能在这次疫情,尽我一份微薄之力,这是我的荣幸,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我一定会完成使命,安全归来,不辜负期望。
今天,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快递,寄出地址原来是“娘家”医院同事寄来的“苏小糖”,倍感激动,“娘家”送温暖的感觉真棒。我把糖分享给五区的同事们,她们都说羡慕我,这份礼物,礼轻情意重,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我的关心,让我知道彼此从未分开过。等我打完这场杖,咱们再欢聚一堂,感恩有你们!
一个多月的守护
这几天,东莞的气温升了起来,我们都高兴地说,太好了,终于能把病毒热化了,满满4个多小时下来,里面的衣服早已湿了,护目镜雾蒙蒙,下班后脱手套才发现手被汗水浸得发白,脸上还有口罩的勒痕,望着镜子的自己,就算再艰辛,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仍会信心满满,就算疲劳,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仍会斗志昂扬!一个多月的守护换来的是更多治愈患者的出院,每天看着逐渐下降的疑似病例,日益增长的治愈病例,内心充满希望。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肖佩佩
编辑: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