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即将到来,但对于特“困”户来说,失眠熬夜可谓是家常便饭。怎么样才能摆脱失眠安稳睡一觉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末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提醒,不要误认为失眠只是心情差、压力大所致,也有可能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贫血等疾病的表现!常受失眠困扰的市民可根据个人体质吃莲子百合以利安神助眠,在医生指导下常按内关、太阳、神庭等穴位也能缓解失眠症状。
情志、饮食或气血等内伤可致失眠
“睡得好,与健康息息相关。”彭康教授说道,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一觉醒来神清气爽,这就是睡眠的功能和作用。彭康告诉南都记者,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情绪不稳定和心理承受力减弱等均容易导致失眠。同时,人的生活习惯对睡眠也颇有影响,比如晚上运动、过度的脑力活动、晚餐太饱或过度节食以及午睡时间过长等均有可能引起失眠,但偶尔一次睡不着并不能诊断为失眠。
彭教授介绍,从中医角度看失眠属于“不寐”,其病因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分为失眠虚证和失眠实证。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但失眠久病是虚实兼夹或瘀血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贫血、动脉硬化、慢性胃肠疾病、肿瘤、神经症等许多疾病在临床常见症状中均可表现为失眠。
肝郁或痰热型失眠可用食疗改善
据悉,中医遵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原则对失眠进行分症论治,临床主要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等症型。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失眠常伴有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口渴喜饮等症状是肝郁化火型,此类患者应疏肝泻火,饮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可加龙骨、牡蛎、磁石等镇心安神。有胸闷胁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行气活血止痛;有大便干结者,可加火麻仁、柏子仁、酸枣仁等润肠通便。此外,肝郁化火型者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搭配相应的食疗方以改善失眠。
⒈百合50克、蜂蜜50克,拌匀蒸熟,睡前食用。
⒉百合15克、酸枣仁30克、远志10克,水煎服。
⒊莲子心30个,水煎,加盐少许,睡前服。
⒋高血压伴失眠,莲子心15克,水煎代茶饮。
⒌小麦100克、炙甘草20克、大枣10枚,水煎,早晚2次分服。
⒍小麦50克、黑豆20克、合欢花15克(布包),水煎后弃合欢花,喝汤食麦、豆。
对于痰热内扰型的患者,其失眠常伴有痰多胸闷、胃脘胀满、呕恶嗳气等症状,彭教授则建议其清化痰热、和中安神,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食疗可选用山楂、绞股蓝、泽泻、荷叶、决明子等泡茶饮。心胆气虚型者其失眠则伴有多梦、易惊醒等症状,彭教授推荐饮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长期失眠后出现的面色萎黄、黑眼圈与气血失调等症状可能和肾虚血瘀有关,彭教授表示可选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人参养荣汤等方随证加减。
更年期妇女应根据自身选用粥品调理
当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因内分泌不稳定情绪极易出现起伏,而失眠正恰恰是其常见的病症,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时间减少,白天虽感疲乏困倦,但夜晚极难入睡。因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还常会有面部潮红、身体潮热、耳鸣等症状。彭康介绍,更年期综合征以虚为主,肾虚为本,涉及心、肝、脾脏。
因此,更年期妇女应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生活调护,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适度的性生活都有利于心理、生理健康。彭康推荐,有失眠困扰的更年期妇女应根据个体素质差异和不同的临床表现辩证地服用天王补心丹、交泰丸、左归丸、右归丸和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或食用莲子百合粥、甘麦大枣粥等粥品。
⒈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⒉甘麦大枣粥:大麦、粳米各50克,大枣10枚,甘草15克,先煎甘草,去渣,后入粳米、大麦及大枣同煮为粥。每日2次,空腹食用。
善用针灸、按摩改善睡眠质量
除服用中成药和食疗外,彭康教授还表示针灸、按摩也可给人体一定的良性刺激,常按内关、神门、太阳、百会、神庭等穴位以缓解失眠症状,但应在医院由专业医师指导操作。他推荐,大家宅家可以使用睡前“自我按摩助眠法”来帮助自己睡眠。
睡前“自我按摩助眠法”
第一步:临睡前先用热水或中药浸泡双脚10-15分钟;
第二步:用手指分别按揉印堂、太阳、风池穴,每穴按揉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第三步:用手掌在腹部按揉关元、气海穴各1分钟,再用手指按摩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2分钟;
第四步:将两掌面对搓热,用两手掌面贴附在腰部两侧,适当用力做上下往返摩擦,至有温热感为止。
难以入睡不如先起床找事做
“保持良好的心态,放得下。”在彭康教授看来,静心是防止失眠以获得健康睡眠的最好良方。同时,大家还应调节自身的睡眠时钟,按时起居,适当运动。保持正确的睡姿,一般以侧位为主,多取右侧卧位,少配左侧卧位,身体自然屈曲。睡眠的方位也应以东西向为好,比如春夏季,头向东、脚朝西为宜;秋冬季,头向西、脚向东为宜。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季节的变化也影响睡眠时间的长短,春夏宜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稍短;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睡眠时间稍长。此外,选择优雅宁静、光线柔和、空气流通和温度适中的睡眠环境还有利于息梦安眠。
很多人会有疑问,如果上床后实在难以入睡应该怎么办呢?彭教授建议此时可以先起床,通过看书、听舒缓音乐等事情来放松身心,待有睡意再上床睡觉,或者可以尝试暗示疗法、意守催眠、想象催眠等催眠疗法。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王铄仪
通讯员:彭逢美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