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取消线下展览,首度开启网上展厅。一年一度的扫货盛会,由毗邻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喧哗,转而成为“天涯若比邻”,孤独却依然精彩的网上冲浪。
据巴塞尔官方消息,来自31个国家及地区的231间顶尖国际艺廊,将在巴塞尔网上展厅呈现超过2000件原本打算于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出的顶级艺术品。所有在网上展示的作品都将列出确实价格或价格范围,其总价值约为2.5亿美元。
曾梵志 无题 2019 布面油画 140*90cm 图片由高古轩画廊提供
3月18日至3月20日进行的网络预展,体现了疫情之下,巴塞尔依然能够凝聚买气。据巴塞尔官方不完全统计,截至南都记者发稿,卡洛斯/石川画廊(Carlos/Ishikawa)、高古轩画廊、杰西卡·希尔维曼画廊(Jessica Silverman Gallery)、Galleria Continua、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等在预展期间均有作品售出。其中,卓纳画廊带来的南非女画家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的杰作《正如堂吉诃德》(Like Don Quixote)以260万美元天价成交,由来自美国的藏家收藏。高古轩代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的作品《无题,2019》亦售出45万美元的高价。
Marlene Dumas Like Don Quixote 2002 oil on canvas 图片由香港巴塞尔和卓纳画廊提供
巴塞尔艺术展全球总监Marc Spiegler表示:“非常兴奋能看到艺廊在它们的网上展厅内从广泛的角度,呈现从新晋艺术家的个展到代表性历史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能看到这么多艺廊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间致力展出高质量作品实在令人鼓舞。”
从现代到战后及当代的杰出作品
南都记者浏览巴塞尔网上展厅发现,此次展现的作品创作时间跨越现代、战后及当代,类型涵盖油画、雕塑、绘画、装置、摄影及数码影像。佩斯、高古轩、卓纳、白立方、香格纳、厉为阁、麦勒、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国际知名画廊都欣然携作品亮相。
在巴塞尔、日内瓦、伦敦、洛杉矶、纽约、三藩市均有空间的高古轩艺廊带来了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詹妮弗·圭迪(Jeniffer Guidi)、石田彻也(Tetsuya Ishida)、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曾梵志、贾蔼力、玛丽·威德福(Mary Weatherford)等艺术家的作品。在巴塞尔网上展厅展出的同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也同步在高古轩官网推出。
在香港、首尔、日内瓦、伦敦、纽约、帕洛阿尔托设有空间的佩斯画廊也在展会中令人瞩目。张晓刚的《娃娃》、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的《十一月》、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夜行》、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遇见机会》、毛焰的《椭圆形的托马斯肖像-2号》等,都属难得一见的明星展品。
张晓刚 娃娃 2018 布面油画 120cm*150cm 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另一些艺廊的网上展览则以主题展的形式推出,以观念凝结作品,筹措更为用心。驻扎在北京、香港、曼谷三地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此次推出重点群展“地缘间的回音”,展出赫利·多诺(Heri Dono)、恩唐·维哈尔索(Entang Wiharso)、萨卡琳·克鲁昂(Sakarin Krue-On)、罗德尔·塔帕雅(Rodel Tapaya)、陈丹青、秦琦、赵赵等七位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类型包括绘画、浮雕和装置。其中,罗德尔·塔帕雅是菲律宾80后艺术家中的重要代表,其绘画《丰渔》、《大楷B》等,将科学真理与神话故事编织成半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在瞬间定格当中描摹过去、现在和未知的未来。生于雅加达的赫利·多诺是印尼当代的顶尖艺术家,喜爱用“天使”来象征灵感。此次带来的绘画《飞翔的天使Ⅱ》是一幅将现实与想象力、幻觉和感知融为一体的视觉杰作。
罗德尔·塔帕雅 丰渔 布面丙烯 244*183cm 2018 图片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据介绍,在巴塞尔网上展厅开启的同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3月19日于香港空间推出同名展览。
驻地北京、琉森的麦勒画廊在巴塞尔网上展厅推出主题展“重现”,推出Marion Baruch、Tanya Goel、胡庆雁、鞠婷、邵帆(昱寒)邱世华、Rebbeka Steiger、Not Vital、王兴伟、谢南星十位艺术家的佳作。展览利用麦勒画廊同时扎根欧洲和中国并代理不同代际艺术家的独特性,“重现”他们各自亲眼见证过的历史。
网上展厅最为优越的一点是全无空间限制。因此,大型艺术装置是此次展出的一大亮点。Pilar Corrias艺廊带来了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设计的装置作品《我的房间是另一只鱼缸》(My Room is Another Fishbowl),华美的鱼群在房间中漫游,而人亦可漫步其中。大田秀则画廊带来的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无限空间《生命闪烁》(Life Shines On)也将在网络上呈现,观者可在虚拟世界里尽情探索这个由镜面反射早就的无穷无尽的迷幻空间。
行业“转折点”,或巴塞尔的“善举”?
随着巴塞尔网上展厅的开启,整个艺术界都对顶级艺术品线上交易的前景拭目以待,不少人跃跃欲试,另一些人则持保守态度。
资深艺术评论家季涛告诉南都记者,巴塞尔网上展厅的开启,代表着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季涛认为,艺博会上出售的当代艺术作品更容易辨别真假,也更容易通过网络充分感受作品的气息。“画廊以前支离破碎,分散在各个地方,而藏家并没有太多时间整个去转一遍。在网上一次性可以浏览很多画廊,不用再到处跑了。艺博会一年就一两次,通过网络,24小时、365天地展示,给买卖双方都来带了很多的便利。”
至于传统艺术品销售中必不可少的人与人的接触、现场的展览氛围等方面,季涛认为,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来补照片之不足。艺廊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直播向藏家讲解作品的历史、投资收藏的意义,引动藏家的购买欲望。
Jeff Koons, Gazing Ball (Botticelli Primavera), 2017-2020 图片由香港巴塞尔和卓纳画廊提供
“总的来说,随着5G技术为视频传播带来更大的发展,网上的艺术品销售也将迎来更大的突破。通过这次疫情,我相信网上销售艺术品将逐渐代替线下交易模式。这实际上降低了画廊或艺博会的成本,是艺术市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藏家们却对于艺博会的线上交易模式抱持着谨慎的态度。目前仍客居伦敦的著名收藏家李苏桥告诉南都记者:“巴塞尔的网络展是新冠病毒大流行形势下的无奈之举,可以看做巴塞尔艺博会在特殊时期进行的维护客户关系的一场公共活动和善意。一家在历史上和传统上都是靠线下展会获取利润的企业,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它有什么长远的网络模式的规划。”
同时,李苏桥认为,香港巴塞尔的此举将有助于帮助小型画廊摆脱困境,对大画廊和收藏家的意义有限。
从藏家的角度出发,“购买艺术品这样的非标准产品,线上的方式是完全不足够的,对有些勉强可叫做艺术品的限量版还可交易,有些单价低于10万或十分熟悉的艺术家的作品和可靠的交易商也使用,局限很多。”
“另外,是艺术品的购买有从众心理,富人消费性炫耀心理等,这些在线上购买交易中都得不到释放。”李苏桥说。
他也向南都记者透露,受到疫情传播困扰,此次大约不会在巴塞尔线上购买艺术品。
奈良美智 夜行 1994 布面丙烯 100cm*100cm 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在已持续两个月的新冠疫情下,国内一级市场已遭受重创。香港巴塞尔落地展会的取消,无疑又让已向展会投入大量精力的艺廊蒙受损失。网上展厅实际上是对取消的落地展览的代偿,并非巴塞尔艺博会未来主要致力的方向。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说:“虽然亲自观看艺术的体验无法被替代,但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给所有因3月份的展会取消而受到影响的艺廊及其艺术家们带来一些支持和关注。”
据悉,首届巴塞尔网上展厅将于2020年3月20日至3月25日开放,并于3月18日至3月20日期间举行预展。观众可通过artbasel.com/viewing-rooms或Art Basel APP浏览网上展厅。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