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陪读妈妈:去超市囤货进场排队一个钟,有人提前4小时等开张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人物
原创2020-03-23 15:26

编者按:“战疫口述实录"陆续推出。南方都市报面向全网征集抗击新冠肺炎新闻线索,我们期待跟疫情相关的您,提供采访线索。文字、视频、图片均可,南都随时倾听,为您执笔记录。

联系方式:靳格(微信号:Gege-0022)、 刘兰兰(微信号:lanlan269394284)

640x161_5e551bfc66b87.jpg之95

口述者/作者:尤加利(在美国陪读妈妈)

口述时间:3月21日

 

我原本计划过完新年就回国,但现在被困在了美国。

一转眼陪孩子来这里读书快4年了,他渐渐适应了环境,交了一些好朋友,单纯的笑容几乎整天挂在脸上。而现在,停课才一周他就开始想念学校了。

回中国的飞机停飞了


武汉封城后,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我来美国快4年了,国内的家在上海,过完新年后,计划回去看看。当看到英航暂时停飞中国的消息后,我马上打电话给达美航空,确认我订的机票是否能按时起飞。客服让我放心,航班不受影响。

但是经验告诉我,客服说的话只能做参考,这种事情还得自己多上心。果然,没过几天,达美航空也宣布取消了所有来中国的航班,而且停飞时间延长至4月底。

当然,我也没有“第一时间”接到达美航空的通知,于是我再次联系了客服。经过一番查询操作、来回沟通,最终把机票改到了4月2日。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美国也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的疫情扩散很快,但我们居住的Redlands小城气氛还好,没有纽约或者洛杉矶那种大城市的焦躁不安。

这时,不断有国内的亲友关心询问情况。我和先生认为不必紧张,也没有必要囤货。所以,每天正常作息,孩子也按时上学放学。

邮件突然密集地发过来


从2月20日开始,学校每周都会发一封详细的邮件给家长,提醒大家要勤洗手、保持清洁、不要摸脸等。学校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官方的最新动态,有任何决定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3月10日,邮件突然密集地发过来,来自于校长、副校长、校办主任、任课老师,还有教练。

学校在邮件里通知家长将陆续停掉所有活动:周五的集会祈祷(孩子上的是教会学校)、春季比赛的训练、所有校际赛事、250人以上的所有集会、4月的活动停了、5月的SAT考试取消了、AP 考试可能延迟……

然后,不允许超过50人以上的聚会、不允许10人以上的聚会,最后停课了。

紧张的气氛,在一封封邮件中蔓延开来。即便如此,所有的内容除了通报最新的情况,每个人都尽可能地用舒服的言辞让大家放心,不要恐慌,做好必要的卫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直到停课前,都没有任何提示说要呆在家里,也没有说不许外出。甚至停课后,学校也只是邮件提醒大家,不鼓励学生在校外以任何形式聚会。

每天开车时,电台里说的都是有关中国的疫情,但从3月10日开始,所有的媒体都在呼吁大家勤洗手,甚至连高速公路的LED显示器都是“勤洗手”。这一点让人印象深刻。

餐厅咖啡店只提供外带了


我每周都要开一个半小时的车,送孩子去洛杉矶上舞蹈课。3月15日的这个周末,开车只用了平常的一半时间。

出发之前,我在车上准备了口罩。下车前纠结了一下,最终决定不戴了。一来人不多,二来也完全看不到有人戴口罩。

到了舞蹈工作室,看到教练戴着口罩,自始至终都没摘下。上课前和下课后都一直跟我们道歉,他说自己必须要戴着口罩,这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好。

微信图片_20200322170200.png

舞蹈教练一直戴着口罩,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戴口罩。

进舞蹈工作室会经过一个俱乐部,门口是有valet parking,就是代客泊车,平时会有三两个人站在门口有说有笑。

当天,俱乐部门口一片冷清,停业通知醒目地挂了起来,街上行人也少了很多。

从洛杉矶回来,跟去时一样通畅。路上车子很少,车上的电台开始呼吁大家尽可能待在家里。

所有的酒吧开始暂时停业,餐厅、咖啡店只提供外带。就连星巴克也只能drive through,员工站在门口不停向顾客解释,控制人流,店里顾客不能同时超过3个人。

很多东西被大家“搬”空了


我们本来不想囤货,看着老外抢厕纸的视频,觉得可笑又可爱。国内的好友提醒,日用品最好囤一点,尽可能居家隔离,减少不必要的出门。

我们平常都是按一周的量采买的,只要稍微补点货就行了。结果去了超市才发现,很多东西被大家“搬”空了。

图片1_副本.png


我们习惯去的一个华人超市,原本摞得高高的大米货架也空了,只剩下几小包糯米,蔬菜也不是很多,好在肉类还算充足。于是我们补了一点货就赶快离开了。

后来再去Costco,门口的长队让我们望而却步,想着干脆第二天早点来,也许可以避免排队。

Costco一般是上午10点开门,我们提前20分钟到了,现场让人吓一跳,购物的长队绕着超市排了一圈,据说最早的早上6点就来了。

微信图片_20200323114802.png

一大早,大家都来超市排队购物。

我们走了半天才找到队伍的尾巴,有个人举着一个长杆,顶端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红色小旗子,见到人就说:“请从这里排队”。

所有人都很安静,人和人之间保持着一个推车的距离,慢慢向前挪动。每个拐弯的地方都会有一个工作人员指引方向,还会有礼貌地问候早安,完全没有恐慌和“哄抢”的气氛。

排了1个小时左右终于进去了,进到里面才知道,原来超市在严格控制人流,出来了几个,再进去几个。

大家都先去最里面拿厕纸。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老外要抢厕纸。后来才发现,老外家庭人口都比较多,平常在公司或者学校解决的问题,现在都要在家里解决了,可不是得多备点厕纸嘛。

买到了大米,我终于心安了。另外,还买了一些消毒纸巾和水果蔬菜。

到结账的地方,还有一个笑容可鞠的女生举着牌子,一遍遍地提醒:每周二四提前2小时开放,如果有需要可以早点来。工作人员几乎不戴口罩,我有点替他们担心。


停课才一周孩子就想念学校了


回家后我又关注了一下Nextdoor,这是美国应用比较广泛的社交平台,有点像中国早年的“西祠胡同”。

有邻居在上面发布信息称,可以帮助不方便的人去购物,有需要的可以联系自己。还有邻居是“包打听”,告诉大家,哪家超市里有鸡蛋牛奶和黄油,哪家超市没有厕纸了。

图片031_副本.png


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小城。

孩子停课才一周,就开始想念学校了。要多久才能复课?4月2日我能否顺利回国?这些都不是我能操心的。

日子总在慢慢向前过着,我们尽量不出门,努力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整理:南都记者 靳格

视频\图片均由尤加利提供 


编辑:靳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战疫口述实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