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复业:清明假期“蚕花会”复原蚕乡民俗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0-03-27 13:49

随着疫情的向好,随着清明节小长假的邻近,随着文旅复业的加速,广东各地的文旅项目和民俗活动也逐渐恢复。

又到清明养蚕时,位于西樵山南麓的佛山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拟在清明假期举办传统民俗蚕花会,活动内容包括放鱼苗、轧蚕花、投壶、射柳、捕鱼、荡秋千、观赏蚕宝宝等,让游客领略与体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蚕花会习俗。

“蚕花会”是蚕乡特有的民俗活动

“蚕花会”是蚕乡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在过去,每逢清明时节,蚕乡都会举行这项活动。

民间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这座山上留下蚕花喜气。谁能脚踏含山地,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保佑蚕桑生产丰收。为此,每年清明节,远近蚕农,特别是蚕娘们都要争相上含山,到蚕神殿烧香礼拜。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曾令华介绍,蚕花,是当地蚕农自己制作的一种纸花或者绢花,人们常常把它当做蚕神的象征物,并用它来命名相关民俗活动。比如蚕事开始,蚕农祈求蚕神保佑的仪式叫作“请蚕花”,仪式中有“接蚕花”,象征蚕事兴旺,蚕神诞辰要过“蚕花生日”,蚕事完毕则将新茧、新丝呈献于神灵前,称为“谢蚕花”。

DSC_3426.JPG

据史料记载,珠三角早在汉代已有种桑、饲蚕、丝织的活动。公元7世纪初,唐代各地商人和外国人都相继来广州贸易,贩运绢丝。珠三角农民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中形成了根据时节变化统筹安排农事活动的规律,正月、二月管理桑树,放养鱼苗;三月、为桑树施肥;四月、五月养蚕,六月卖茧,蚕蛹用来喂鱼。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可到西樵赏“蚕花会”

记者了解到,西樵山南麓的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将于今年清明节假期(4月4月至6日)。举办“蚕花会”活动,复原蚕乡的历史文化民俗,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的“蚕文化”。

e6ce1ca8dcb3458cb65540df79c6da71_th.jpeg

据透露,届时游客入园既可以观赏蚕宝宝,还可以亲手喂蚕宝宝,还可以轧蚕花。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编辑:郭毓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