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茅洲河专项执法督导组在长安召开了专项执法督导情况反馈会,总结过去三周的督导成果,并向长安镇人民政府移交督导问题清单。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1490家,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企业174家,其中涉水违法企业73家,现场查封32家;疑似环境违法行为企业789家。
开展为期三周专项执法行动
3月9日起,市生态环境局对茅洲河流域长安镇开展为期三周的专项执法驻点督导行动。此次督导行动围绕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坚任务,以茅洲河断面水质达标为核心,对于程序性违法、没有完善环保手续的企业,以督促整改为主;重点打击超标排污、偷排直排、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以点带片,以片促面,倒逼企业守法经营。
期间,茅洲河专项执法督导第二现场执法组还实施跨镇行动,经过连日布控,联合虎门生态环境分局、公安分局,在虎门镇蛇尾村成功查获两家无牌电镀作坊。
据统计,本次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721人次,检查企业1490家,巡河68次,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企业174家,其中涉水违法企业73家,现场查封32家;疑似环境违法行为企业789家;涉河涌整治问题32个。
3月28日上午,茅洲河专项执法督导组在长安召开了专项执法督导情况反馈会,总结过去三周的督导成果,并向长安镇人民政府移交督导问题清单,要求相关部门按问题清单做好跟踪落实,逐一销案。
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此次专项执法行动通过污染源大数据平台,对企业实现精细化监管。该大数据平台基于卫星遥感系统,并结合污染源普查等数据建设,为摸查、整治、清理工作各环节提供数据支撑。
一方面,该大数据平台助力督导组了解茅洲河流域水质情况,快速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提供重点污染企业的基本信息、坐标位置,对污染源进行定位追踪摸排。此外,大数据平台还替代传统的手写填表方式,直接在网上登记检查情况,并实时上报。“这种信息化模式更便于明确责任部门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履行好牵头部门的牵头作用。同时,强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意识,规范环境保护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茅洲河专项执法督导行动打响了2020年东莞市四大国考省考断面环境监管执法的第一枪,也验证了信息化建设在环境执法与督导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将把这种方式逐步改良并推广至全市,加大执法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通讯员 谭嘉星
编辑:黄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