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90+天,如何调整好状态?南外高中这份策略值得借鉴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0-04-02 18:45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原本68天的倒计时获得了30天的“充值延长”。面对新情况,高三的学生、教师、家长如何做好准备?就此,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为高三学生、教师、家长在学习、运动、心理调适、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策略支持,发布了一份针对他们的“状态调整策略”。此外,该校各科组召开会议,重新调整高三复习计划。高三学生正常返校后,学校会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摸底诊断”,制定适合学情的班级教学计划。

状态调整策略

学生篇

遇上此次特殊情况,高三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都受到较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可能会有“松一口气”的舒适,也有的学生可能一下子觉得遥遥无期,感到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有的学生则担心线上复习效率低,开学复习又焦虑不已,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校为同学们准备一些建议良方:

调整心理状态

1.坦然接纳、积极调整。考前焦虑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难题,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情绪上的考验,学会看待自己,理解人生输赢,并慢慢过度到成人的世界。

2.有序规划、增强掌控。细化来说,自信来源于学生的合理目标设立,来源于每天纸质化的学习任务本,来源于任务本上众多的对勾,来源于将打满对勾的任务本叠起来的厚度和积累的天数。在家复习的高三考生要紧跟着学校的复习安排,保持和各科老师的联系与沟通,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给自己营造出学习的氛围。

3.积极暗示、劳逸结合。积极的自我暗示会调动学生所有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去努力,让学生在踏实学习的基础上,发挥积极自我暗示的作用。同学们可以通过例如一些身心的正念放松训练、记录每日积极的小事情、做运动等来保证精力充沛,为学习提供最佳的状态。


调整应考状态,制定学习计划

1.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并实施。学生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心理节奏,重新制定一个90多天的复习计划。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安排不同轮次的总复习的时间。此外,可以有意识地根据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来规划自己日常的“模拟练习”时间。

2.结伴同行,与同伴组成学习共同体。可以组织几位同学结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一起梳理知识体系,在碰撞中相互启发,因为能够清晰地讲给别人听也是最好的学习策略之一。

3.尝试像评估员、命题者那样思考。比如,让学生讲解高考真题的命题意图和答题思路,甚至让学生根据某个知识模块来尝试命题,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复习。

4.敢于将自己的学习短板主动晒在老师面前,尤其是自己的学科短板、知识短板和考试短板等,有利于与老师一起形成“一位学生一种个性化解决方案”。

 

调整身体状态,磨刀不误砍柴工

考虑到备考战线的拉长,师生容易出现疲惫状态。该校体育组正着手研究更具体的体育锻炼方式,考虑线上一周一次体能竞赛促进学生锻炼。学校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运动时间,增强体质,释放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返校开学后,该校将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多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状态调整策略

教师篇

1.分期分批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对话。学校行政到班级,分期分批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有需求的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也会进行适度的心理疏导。学校遵循自愿原则,开放一定名额,为有需要的学生预约。

2.关注教学有效性,关注实际获得。备课组科学训练,精选试题,凸显诊断作用,保证统测质量。老师强化精炼精讲,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考能力;学科老师组织、指导、分享分析学生命题,让学生换位思考,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知识体系和运用能力。

3.加大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个别化梳理频次,查漏补缺。线上教学容易产生知识不够系统、梳理不够到位,因此,老师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工作,将系统知识的梳理并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条上下功夫,具体落实到每周、每节课。

备课组将利用多出来的一个月进一步夯实二轮复习,排查前期线上学习存在的问题,反思改进,着力突破,进一步清理障碍、提升能力。

4.加强集体教研,集思广益。定期教研,研究新形势高考的备考方向,加强集体教研,研究各级名师专家讲座,研究结合当今实际的创新问题。年级组开好诊断交流会,统筹尖子生培优、后进生补差、中等生提高的时间安排,重新规划临界生辅导安排,培优补弱进课表。

 

状态调整策略

家长篇

原来家长的心底的那根“弦”也是绷到六月份的,现在高考延长了一个月,家长心理上会有不适。该校认为,备考期间,家长同样需要做好心理支持。为此,该校也为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1.承接自己的焦虑,不把坚强当忍受。该校教师认为,这段时间家长需先疏导好自己的情绪。家长们可以选择跟自己的朋友或是同辈亲人交流,先把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发泄出去,再一身轻松地回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2.回归家长本色,学习介入宜巧不宜繁。家长要从天天关心、过度关怀中调整角色,回归到家长本色上来。该校教师认为,家长要回归到自己的角色中,妈妈体贴地做好饭菜,爸爸爽朗地“插科打诨”。该校也会通过教研组加强分享制、会诊制和提供个别化指导,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主动找老师,进行个别化的交流与沟通。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