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肯尼亚:贫民窟工人失业,宵禁时年轻人与警察玩躲猫猫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人物
原创2020-04-09 15:54

WechatIMG35.jpeg

之134

口述者/作者:非人生活(肯尼亚华人)

口述时间:4月8日 

呜呜呜.png

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街景。(来源:新闻网站Quartz)

肯尼亚“封城”了。

疫情发展很快,半个月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31人,现在涨到179人,2名中国人确诊,都是本地传播。

肯尼亚卫生部开始呼吁人们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囤货、抢购更厉害了,鲜花、卤味、粽子、烧鸡,什么都开始外卖了;一人3.8万美元的豪华包机回国,据说都有人报名了——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是,社会却没停摆,天也没塌下来,人们还在努力工作和生活,尽量轻松一些。

我是2019年8月份随家人来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生活,在一家中资机构工作。疫情之下,我也开始了居家办公。

323223.png

图:肯尼亚政府鼓励民众居家办公。(来源:Alexsandro Palombo,Instagram)

宵禁之下,有人玩猫捉老鼠游戏

讲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感受下这边的气氛:

上周五,我像个地下工作者一样,独自一人,在公司保安室的桌子上轻轻放了一个白色信封,里面有一张支票。

半个小时之后,接到一个短信,我立刻下楼来到保安室取走信封,里面变成了一份文件。

这证明,朋友丹尼尔来过了。

上次他来的时候,我们像往常一样聊了一会儿,帮他办了宵禁特殊通行证。但是,现在,我们尽可能地避免见面。

肯尼亚从3月27日开始晚7点到早5点实行宵禁。丹尼尔家里总是停电,所以他不得不每天去办公室。

“我现在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因为宵禁,才下午5点,所有人都急着回家。等我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街道上都没人了,也几乎没有车。幸亏我有一辆私家车,否则没办法回家。”丹尼尔最近总是这样抱怨。以前办公室里四五个人,都听他指挥,现在他感到了孤独。 

问问额.png

图:宵禁第一天,肯尼亚警察在执行任务时,要求人们躺在地上。(来源:肯尼亚媒体)

宵禁带来的,不仅仅是孤独感,还有愤怒和发泄。

第一天,警察用力过猛,暴力强制宵禁:用警棍、催泪弹把人们赶回家去;在蒙巴萨港口,一群人被警察勒令躺在一起,还被用警棍击打。

警察的做法遭到了普遍的反感。

虽然出于对新冠肺炎的担心,大部分当地人能够自觉遵守宵禁命令,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故意违抗,与警察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乐此不疲,因为愤怒,或者是满不在乎。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些“躲猫猫”的人,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晚上在屋顶搞聚会,坐在自己的私家车里面喝酒,甚至在警察巡逻后跑到街上来,还让附近楼房阳台上的人给他们放哨儿。一些深夜排挡挪到了僻静角落,还有一些不那么正规的迷你酒吧,仍然会开到深夜。

有时候在凌晨,我也能听到对面楼群里传来的大声笑闹声,一听就是在聚会,只能自求多福了。

“手要被洗肿了”

本周一,人们等来了传闻已久的“封城”。

但是,听完总统的宣布,人们才发现,只是不能进出首都内罗毕,并没有要求大家没事不要出门。

虽然气氛紧张,但是看了一名华商在朋友圈的留言,又觉得不合时宜的好笑:“今天的封城把我弄迷糊了,发现今天外面的人比不宣布封城时还多。更可怕的是,我今天去给公司8部送货车办理封城和宵禁时车辆通行证,去了5个不同部门咨询,被迫洗手38次。所有部门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只一味地让你洗手,还是隔着一米的距离洗。感觉今天的手要被洗肿了。”

2322332.png

图:肯尼亚动物保护区,护林员的手也要随时进行消毒。

贫民窟很多工人无工可办

最近很多人在担心,非洲会成为新冠疫情大爆发最猛烈的“火药桶”。

暂时没那么糟糕。包括肯尼亚在内,大部分非洲国家除了锁国就是封城,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因此陷入社会动乱。

按照生活状态,现在肯尼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居家办公、外出办公和无工可办的人。就是这三种人,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和谐,构建着目前的平静。

3434343.png

图:3月27日,《Forbes》文章,肯尼亚一处自然保护区的豪华度假村因疫情暂时关闭。作者Mary Ann Anderson

我属于第一类,自认为还算最“幸运”的一批。

上楼睡觉下楼办公、举目四望总能看见那高墙上的铁丝网、饭后散步就是一遍遍绕圈,但是隔离、工作两不误,减少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还有很多朋友,工作原因不得已仍然需要经常外出。

“混口饭吃不容易,哪怕疫情肆虐,戴上口罩,工地还得照搞不误!”前几天,一个朋友晒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开发的楼盘不能停,客户也还得接待着。

上次跟他聊到回国,他的想法跟很多华人一样,自己可以坚守,但是希望家人能够有机会回国,特别是上幼儿园的儿子。

当地“上班族”的状态也差不多,尽量宅在家,跟中国人建微信群一样,在WhatsApp上建了很多抗疫群,分享的信息包罗万象:疫情动态、烹饪菜谱、网课资料、健身经验、笑话段子、心灵鸡汤……当然,也有不少模棱两可的假消息。

想重点说说第三种人:无工可办的人。他们才是最令人担心的人。

在疫情之前,很多人是有活儿干的,只不过是临时工。

在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临时工很普遍,鲜花基地、茶园和咖啡园的农民、餐馆的帮厨和侍应生、在马路上卖花生和工艺品的小贩、摩托车司机……干活就有钱,不干就没饭吃。

在纳瓦沙,花农格蕾丝·阿提安诺每个月能挣几百美元,但是上周她被解雇了。摆在她面前的困难很残酷——饥饿,没有收入,如何买吃的喂饱自己和孩子?

鲜花出口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世界各地的鲜花需求锐减、航班减少,肯尼亚的鲜花出口遭到了沉重打击,据报道已经有3万名临时工被解雇回家。

XxjpsgC007553_20200325_PEPFN1A001.JPG

图:3月24日,在肯尼亚基安布,鲜花农场的工人将玫瑰丢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肯尼亚的鲜花出口急剧减少。肯尼亚有约50万人从事花卉产业,出口的鲜花以玫瑰为主。新华社发

格蕾丝的遭遇并不是孤例。没有客人接待的餐馆和酒吧服务生、见不到游客的导游、拉不到活儿的摩托车司机、没有生意的小贩、被辞退的保姆……

平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早上从贫民窟出发,走路一个多小时去工作,晚上再走回来。全家可能就靠这一点收入。

疫情之下,大批人有可能生计堪忧。这是非洲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独特风险点。

一方面,这些人本就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如何为他们解决基本的温饱?另一方面,如果疫情加速蔓延,短时间之内无法控制,饥饿可能会变成社会动乱最直接的催化剂。


线索征集:

“战疫口述实录"陆续推出。南方都市报面向全网征集抗击新冠肺炎新闻线索,我们期待跟疫情相关的您,提供采访线索。文字、视频、图片均可,南都随时倾听,为您执笔记录。

联系方式:靳格(微信号:Gege-0022)、 刘兰兰(微信号:lanlan269394284)

编辑:刘兰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